发信人: coolblood2001(子弹不想飞)
整理人: linjianglong71(2004-01-08 21:11:17), 站内信件
|
买票人生
从小到大,不知已经买了多少张票。不同的票有不同的功用,然而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就是你必须付出,也无论是金钱或者生命、物质或者精神。
第一张票,是生命。这是付出了前世的生命跳进轮回买来的。
第二张票,是孕育和成长。这是付出了父母的无数心血、无数爱心买来的,并且被父母无私的奉献给我。
第三张票,是身份。这是付出一包烟和少许的钱,从村干部手里买来的,并且登记在一个叫做“户口簿”的东西上面。许多年后又加多一张硬硬的卡片,并且自然的多付了些钱还有一张黑白的相片。
第四张票,入学通知书。这是付出了一个下午的从1数到100,唱一首歌谣,跳一段小舞加上5块钱买来的,有了这张票,我开始背着书包上学。
第五张票,毕业证。这是付出了许多年的光阴和智慧,付出许多老师的辛勤和汗水以及父母亲人无数殷切的期盼买来的,有了这张票,我走入社会。
还买了许许多多名目繁多、数之不尽的票。像小时候用过或见过的粮票、面票、自行车票,以及坐车用的车票,坐飞机用的飞机票。
上高中之后,第一次买了饭票,每次由班里的生活委员到食堂用钱兑换了来。那是一张张塑料的小票,蓝色的是1元、黄色的是5角、粉色的是2角、浅白的是1角、黑色的是5分。自那天开始,一日三餐就由手里抓着的塑料的小饭票一张张的买了来,坐在一个僻静的角落,如狼似虎的吃下去。
第一次上北京的时候,我终于在一个小的连我的头都伸不进去的窗口里买到一张火车票。那火车票硬硬的,就像一块硬纸板,还没有1毛钱大。上车的时候,被检票员拿一把钳子夹一个豁口,这便是我坐车的凭证了。
在北京的公车上,售票员往往在扩音器里含混不清的喊:“刚上车的旅客请您买票”,于是,又赶紧在人丛中挤过去,买一张更薄更小,甚至都有些觉得抓不着的车票。
一直很诧异,何以这一张张印刷的形态各异的东西就成为了我乘车或者生活的凭证了?然而却没有时间思考,只混混噩噩的跟着这么做,终而至于完全麻木,并且理所当然了。
来到广州之后,办了羊城通。许多时候,终于可以不再买票了,只需掏出钱包往那个黑乎乎的盒子上轻轻的一碰,“嘀”的一声过后,我就取得了乘车的资格。坐出租车的时候,也只须掏钱,即便是坐火车或者飞机,也只需打一个电话,便有人迅速的把票送到眼前。
渐渐都已经忘却了票是需要买的,直到我今天终于看见了那买票的长长的队伍。
那队伍好壮观,从火车站售票大厅蜿蜒曲折到公路边,再连绵不断跨过无数路口、桥梁,转过几个弯才结束,足有3公里那么长。
3公里,大学女生徒步奔跑及格的标准是17分钟,解放军全副武装3公里越野的及格标准是15分36秒。然而那长长的买票队伍在我观察的半小时之内,竟然一步都没有前进。
我不知那排在最后的一个人,乃至不断排在最后的一个人,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终于走进售票大厅,终于把手伸到一个玻璃的窗口前,朝里面冷冰冰的一张面孔怯怯的说一声:“我买张票”。
买票的人或蹲或坐或站,个个目光呆滞,面无表情,警察和治安联防员不断的来回巡逻。这样壮观的买票队伍,怕是真的要说是“中国特色”了。
我曾经打算过的“春节回家”的念头在这长长的买票的队伍面前烟消云散。需要这样买票的人生,不知是精彩还是凄惨。然而那正排队的人们的脸上,我看不见一丝微笑,哪怕是强装的。
无奈,顽强的挂在每个人的脸上,不管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春节,这样一个古老而幸福的节日,却因为买票和乘车的辛苦,带给远在异乡的人们多少失望和无奈。
但愿将来的人生,可以不再买票。
---- 伸出你的手
让我带你流浪
不带装具
不带行囊
只带上梦的翅膀
睁开你的眼
让我带你眺望
眺望原野
眺望远方
眺望雪山升起的光芒
放开你的心
让我带你飞翔
飞越高山
飞越海洋
飞到桃花盛开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