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个人专辑>>斑竹风采>>牦牛--牛眼看世界>>200208川西散记>>马尼干戈——那片阳光下的圣地(三)、(四)

主题:马尼干戈——那片阳光下的圣地(三)、(四)
发信人: lilin(牦牛·有XT)
整理人: lilin(2003-12-21 16:00:34), 站内信件
(三)晨曦

在广州就准备了5~15度的 睡袋,而那张厚实的被子忠诚地拥抱着我,有点喘不过气。凌晨5点,坐起来想把被子推开,这时发现,天已开始透亮了。

原来在我床头就是扇不大的玻璃窗格子,透过窗子往外望去,云雾腰带般缠络在山腰,东方的天际变幻着五彩朝霞。而窗台上居然落下一只金冠鸟,呵呵,金子般的毛色,头顶上竖起的翎毛皇冠一般。接着,好几只“婆罗”(类似我们的乌鸦)也降落下来,“哑……哑……”地欢叫迎接曙光。在中原,乌鸦代表坏运气,而在藏地,传说“婆罗”是护法神的化身,法力大得很,它们经常跟秃鹫一起出现,而秃鹫就是天葬师的老朋友了,秃鹫是空行母的化身。不过不管它是什么的化身,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接触高原野生动物,卡通片一般!这让我非常感兴趣,把脸贴到了玻璃上,这时丝丝凉意沿着贴着玻璃的指尖往上透,估计昨天晚上气温一定比室内低6、7度,我享受这种清凉。

天渐渐亮起来了,听见小活佛的房间里有簌簌的走动声,接着又再响起小活佛嘹亮的颂经声。

好一个清明透亮的早晨!只是静静享受这宁静的一刻已经够舒服的了~

过不久,小活佛的爸爸妈妈起来了,拉开火塘,往里面添马粪牛粪烧水。虽说这在我们城市人眼中是最脏的东西,但实际上它燃烧起来,没有一点难闻的气味,相反,还有股淡淡烟草清香,我想到了雪茄。
再过了不久,丹增出来向我们问好,然后打了热水进去帮助小活佛洗漱穿衣,不一会儿,小活佛出来,借着窗外的晨曦才看清楚,他的确是个非常可爱的小孩,大大的眼睛清澈透亮,闪闪的,似乎里面有星星,红袈裟搭在他身上有点大,常跟在丹增身后用好奇的眼光笑眯眯的看我们,完完全全一副小孩的模样。只是他说话很慢很柔和,跟一般的小孩急冲冲的表达很不一样,想象将来,他一定又是位温文尔雅的帅小伙子。
吃过糌粑,丹增跟我说,小活佛吃过早饭要到马尼干戈另一个寺去参加跳神的法会。
跳神?我问是不是格萨尔。
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呵呵,乐得我合不上嘴了。

格萨尔是藏族传说中的一位英雄人物,《格萨尔王传》藏族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的史诗,是藏族人的《荷马史诗》。最有趣的是格萨尔的说唱艺人,其中有一种的神授说唱艺人最为传奇。《格萨尔王传》是很长的诗篇,而这些神授说唱艺人,有的是生而知之,有的是作了个梦,醒来后就会唱的。传说当年,格萨尔征战南北,途中它的战马睬死了一只青蛙,格萨尔慈悲,把青蛙超度到极乐世界,青蛙感激,发愿道,愿生生世世传唱格萨尔的事迹,愿格萨尔的英雄事迹世世代代得以在这片圣地流传。据考证,马尼干戈所在的德格县就是格萨尔王的领地——岭国。
我们期待这样的一刻,但也想到山上经幡飘扬的地方转转。小活佛吃过早饭后就忙着出发,丹增很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可能没有时间陪我们上山了,他们要去主持法会。我们就此告别,并约定在拉加寺对面山上的庙里看跳神。看着他们地汽车摇摇晃晃下山去后,我们把包放在活佛家里就往山上走去。

   

(四)那一片经幡

许多人对高原的想象就是一片荒寂的砂砾地,喜好摄影的朋友一定认为夏天雨季天气不好,也一厢情愿地认为高原风光最美是在秋天,能去拍摄那白白地云蓝蓝地天。事实上,高原上所谓的雨季并不是江南那种淅淅沥沥的绵绵细雨,它来得快去得也快,晴雨无常,而这晴雨间的光线却是极佳的摄影材料。那云霞折射的光影层次更丰富,色彩更明丽。
我喜欢高原的夏天,更是因为那夏雨过后满地疯长的小野花。它们似乎要紧紧抓住一年中唯一能展露芳华的两个月,把所有能想象到的色彩肆意地蔓延到天边,整个草原就如一张大大的波斯地毯,我羡慕在上面踱步的牦牛们。
马尼干戈就是如此的一块大地毯。远处,雀儿雪山伫立在云雾里,玉龙拉措——相传格萨尔王妃珠牡流连忘返地地方,依旧深藏在群山中。不知道新路海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员李庆九是否依然向过往地游客诉说他建宾馆的梦?

我们走在清晨清冷的空气中,呼吸着芳草的清香,牵着手,踏在花地毯上,一步一步走到经幡飘扬的地方。藏民们都相信,风吹动经幡,经幡上咒语文字的能量就会随风飘散在宇宙空间中,觉得这种想法童话般浪漫。
德格一带的经幡跟后藏地区的经幡有一点不同,后藏的喜欢把经幡盘起来,做成塔的形状,人可以在经幡塔下乘凉躲太阳,据说是非常有功德的一件事。而这里的经幡都做成旗的形状,然后让它们迎风飘扬。大概这是格萨尔在这片土地上南征北战时留下的印记吧。这一片片的经幡林里,有的是新挂上的,艳丽的朱砂红印在洁白的薄纱上,好有朦胧的美感,而有些经过风撕雨刷,只剩几块破布散漫地随风而飘,那情景就有点伤感了。
那里还有一个小庙,小庙被简单的篱笆围着,里面怒放着颜色鲜艳的格桑花(藏语的“格桑”就是“花”,的意思,“格桑花”译成汉文就是“花花”,可爱得如小孩子说话)。小庙正在修,但我觉得它更像是几间的藏房。庙里没有佛像,只有一段准备雕成菩萨的木头。闻声出来了几位藏族人,语言不通,只会傻笑。出来的还有一只肥肥的猫,懒洋洋地从我跟前走过,旁若无人。见我留意猫,一位藏族MM就抱了猫猫让我拍照。听说藏人拍照都有个习惯,就是喜欢抱着喜欢的东西一齐照。还记得某期杂志上讲到怒江的一位天葬师,在记者走的时候,从楼上抱下两盆花,说,它们开花了,漂亮,拍照!他们的确就是这样的好玩,寒冷的气候并没有让他们对生活失望,相反,他们的乐观、豁达与圆融是中原人所不能想象的,他们地爱不只对自己地亲人、情人,更是对这世上地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我相信这是信仰的作用。
于是,我拍下了可爱地猫猫和更可爱的他们。


----
一串牛牛
          __.----.       __.----.       __.----.        __.----.___ 
(\(__)/)-'      (\(__)/)-'      (\(__)/)-'      (\(__)/)-'        ;--` 
 `(yy)'       _  `(uu)'       _  `(ii)'       _  `(bb)'       _   \  
  )  (       (|)  )  (       (|)  )  (       (|)  )  (       (|)   | 
 (o  o)      8~8 (o  o)      8~8 (o  o)      8~8 (o  o)      8~8 ,/ 
  `--'\_    (._.)?`--'\_    (._.)?`--'\_    (._.)?`--'\_    (._.)? 
       `|||~~/\||     `|||~~/\||      `|||~~/\||      `|||~~/\|| 

kaka~~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