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俺是第一次>>『闲情偶寄⊙个人文集』>>『GG's』>>碎片蔓延[icesky_84223]>>《火狐红影》(上)

主题:《火狐红影》(上)
发信人: icesky_84223(玉蝴蝶)
整理人: byebye(2003-12-24 08:08:30), 站内信件

那年夏天在东京,我突然醒悟。我应当学学周树人,他从没有梦想充当民族的喉舌,我也决定清除代小女子怨妇们发言的打算。


周树人近四十岁突然爆发,变成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变成的人。我在四十岁时渐渐沉静随遇而安,做一个努力模仿当年周树人的人——我终于敢做一个失败者。

                                                     ——虹影



《在东京拜访一事无成者周树人》

一张泛黄的照片,在虹的印象中周是一个撇着胡子的普通中国留学生,落魄,夹缝在种族的仇恨中而不能自我麻痹,廉价的同情对他而言,代表着极端的可耻。



“他在成为把中国历史推上审判台的鲁迅之前,一直是个意志消沉的人,一个一无所成的人。留学日本前后七年,可以说做什么失败什么。”



似乎命运就是为了等待这个奇迹。花园工人的手是为了花朵的艳丽而生的;母亲天生就有温暖的怀抱给自己的子女;而可笑的是,我竟也会想起那个素食主义者,那个在监狱里呼喊自己理想的希特勒,在屠杀几十万犹太人的时候,却会为园里的鸟儿的死去而落泪。



天道不昭,历史把那个民族推进了火炉,一个民族的疯狂被点燃,而我们民族的弱小沉睡也在那次洪涛中被强暴,义无返顾的觉醒,而鲁迅正是如此鞭挞,如此竭力,直到最后却未曾见到那天的光明。



虹提到光复会时的鲁迅因为害怕无人赡养着自己的老母而推脱到中国去执行刺杀任务,不满于鲁迅的批评家可能会捉住这条辫子,但虹清楚的说:“他的性格中缺乏以命相拼的血性,也无法冷峻到指挥别人去拼命——中国政治能干的人实在嫌多,太好:周树人有勇气做一个考验关头临场退却的人。”



始终赞扬。这理性的赞扬我喜欢,更能看到鲁迅人性化的一面。从小学时代直到现在,鲁迅的文章始终被老师奉为教条式的经典,我十分虔诚的看着这位大师一脸肃穆的样子,却有遥远的距离感。现在他的轮廓渐渐丰润起来,在很多人笔下渐渐清楚的被我了解,鲁迅,我终于可以靠近你了。



他缺乏浪漫,回国开始做过中小学教师,教育部的小官僚,“唯一的兴趣,是校准古籍,抄录整理古碑。”后又师从章太炎,下来的历史,是整个迸发的阶段,文学史上花花腔的情调瞬间被鲁迅的犀利湮灭。



日本之行,虹隐隐中想要靠近周树人。很多的预感,甚至可以追溯到她的青春二十七。那张摄于鲁迅文学院照片。“我不止一次在梦里梦见他,那些在东京的日子,樱花早谢。......我记得那天晚上,日落之时,我对着镜子换上一件深黄色和服,插上菊鱼兰花,且学一次杨贵妃带到蓬莱岛的浓妆艳抹。......因此,我去,穿上让他或许会心里一动的服装,跟着他,走进那照片发黄的心境。”



虹大大的眼睛,笑时灿白的牙齿,暧昧不已,惹人心动。四十一岁的女人,穿旗袍,刘海,半站半跪在看不清的弄堂长凳上。这副插图我很喜欢,一如我喜欢的爱玲那张在阁楼上,旗袍加身昂起头,眼神高傲的照片。



我不读鲁迅,自己的浅薄还未到时刻,只好静静瞻仰虹印象里鲁迅的影子。




这影子越来越远,越来越淡,最后只怕会消失,什么也捉不住。但我抓住了这个不断想靠近鲁迅风格的女人印象。这样也好,热爱女子行文,第一次碰到把可以珍藏的匕首,喜不自胜,该像是爱玲的口气,走,走,拽着自己追随着某种的迷恋而去。



有一日,腐烂的文字如果可以重生,请你告诉盲掉的我,我必欢欣鼓舞地为你哼一段江南调子,来证明我所努力的终究会好起来。


鲁迅一直认为青年会好。我也会吧。



你给我点希望,我也给自己点希望,这样也就够了。


PS:《火狐红影》杂文和笔记小说集,2003年版。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