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sq222777(一个过客)
整理人: caozhengyou(2003-11-18 14:09:55), 站内信件
|
我曾经的太原(强烈征求意见稿)
----《农业发展与金融》杂志社文艺作品写作座谈会侧记
前言:不知道“侧记”应不应该算一种具体的文体。又或者说,侧记该不该有它既定的形式。老实说,自己平时看书少,对于这方面了解得也就少了。因会后有作业(当然,软性的),遂拙作一篇,请个中高手不吝赐教,感激不尽!(打揖状,嘿嘿)
初冬的太原,并非想像中寒冷。雪后的天空很高,很广阔,喜鹊们花白的翅膀不时剪破大地的寂静。北风悠然拂过每一片雪花的脸庞,雪,于是更洁白了。
《农业发展与金融》杂志社文艺作品写作座谈会会场,俨然是一派热火朝天、朝气蓬勃的景象。包括常力扬社长、董国群主编在内的杂志社的七位领导、编辑,以及来自全国十二个省、自治区的作者代表欢聚一堂。可谓群英荟萃、四海贤集。
这是一场年轻的盛会--与会人员的心情、精神面貌年轻,会议的主题、内容年轻,会议的形式、气氛年轻。这也是一场成熟的聚会。从会议安排看得出,在此之前,杂志社的领导们做了充分的部署和准备。
首先,东道主山西省分行栗惠民副行长代表山西省农发行全体员工,致陈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让我们领略到山西人民的热忱好客。
接着,常力扬社长就本次座谈会的主题、内容以及预期目标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年末岁初的这次文艺笔会,对于杂志社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同时,还睿智风趣地提醒大家别太拘谨,一下子便拉近了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省份、不同岗位朋友间的距离。
随后,会议就杂志社在新的一年如何做出更大的成绩,以及文艺作品的写作经验展开了热情而激烈的交流与探讨。各地代表纷纷就如何办好杂志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各自创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与交流。
座谈会还邀请了山西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韩石山先生到会演讲。从当前文学写作的趋势分析,到作者投稿的经验和要点,韩先生精僻独到的见解,以及诙谐幽默的语言,一度博得与会人员热烈的掌声。
编辑一部的孙振宇女士,就杂志文艺作品类的写作定位和用稿取向,作了明晰的说明,引导和鼓励大家创作出更多适合于《农业发展与金融》这本行业期刊的文艺作品。
座谈会将近结束的时候,针对代表们提出的热点问题,董国群主编进行了综合解答,并进一步点明了写作的要点。比如,杂文不能发牢骚;散文应富于思想性;现代诗要结合读者群的特点,不能过于直白,也不可太朦胧。详细而平实的点拨使各位代表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其间,还组织了与会人员到乔家大院、常家大院以及平窑古城进行实地采风。一路上,朋友们意气风发,兴致盎然。对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给予了充分的关注。面对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
两天的会期瞬息而过,当我一脚踏上返程的烈车,蓦然回首,突然发现自己有些恋恋不舍。几许离愁,几许牵绊,我曾经的太原……
2003年11月18日 星期二 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