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nwdm(了了)
整理人: yerk(2003-12-06 23:14:09), 站内信件
|
《遗情书》只不过是“木子美”本人心灵变态的写照,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一定人群的心理趋向。这样的心态本来是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就是两个网站的炒做和新闻记者的参与才把这个本来寻常的部分人心理倾向变成了一时的焦点和引起了各色人群的关注。
对待这个现象处于各个不同环境、思想、意识的人群从各个角度去挖掘着它的本质,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各自获取了所需要的结论并从中得到了各自的需要。
我们不得不承认木子美现象是当前社会无主流信仰的一种具体表现,这个表现是与60年代美丽间和中国(美国的了了译音)的嬉皮士浪潮的一些思维或行为非常相似。但是我们也可以断言这个浪潮是维持不了多长时间的。原因是本来这个思潮就没有一个可以支撑行为的基础。这个现象只是在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温饱以后突然间没有了追求目标的“失重”表现。
社会价值观从各个媒体参与炒做木子美现象又一次的挑战了我们年轻的初级阶段的理论。在这个初级阶段还需要不需要一个社会的中心主流信仰和一个公认的社会价值观的问题又一次的摆在了中国新的领导集体面前。
性,本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性也是生物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对一般动物而言是具有绝对周期性特点而非娱乐的。对于人类等高发达的物种而言它除了延续种族以外还具有了交流情感的义务。在一切生物中只有鲸鱼和人类具有这样的能力。这个能力主要取决雌性或母性是否接纳这个要求或交流。在其他堡乳种群中雄性动物在任何季节都具有这样的要求,而雌性动物中却是在受孕期才具有了这样的要求。这个区别就是雌性、雄性动物的生理区别,也是雌性(母性)动物和高级动物的根本区别。
人类的性不仅仅是为了延续种族,它的更重要的作用是情感的升华和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个形式就一般人而言是不会为了一次激动或一时的感慨而出现。原因是人只要有了性的接触以后在心理心理上就产生了一种情感的以来和信任,同时在心理上产生的更多的是责任。因此,人类的性是有别与其他哺乳动物的。
性在社会价值上也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其他价值观的确立。
如果人在性方面的追求没有了情感作为基础,在性行为的时候还会有激情吗?
就木子美的观点而言所追求的无非是一种新鲜的刺激,当他习惯了“新”的刺激的时候还会有美好的感觉吗?因此,要保持一种激动和美好,人的性行为必须是建立的相互之间的爱情基础上的。
---- 新月如舟,谁渡凡心出苦海
流云似棉,我采柔絮做嫁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