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rzap(心灯如月)
整理人: caozhengyou(2003-11-08 22:58:25), 站内信件
|
我的故乡在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故乡的山重峦叠翠;故乡的水蜿蜒流长;故乡的山野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故乡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是我童年的摇篮。
冬去春来,在春风轻轻吹拂下,田头地角、山陂溪边开着许多无名的小花,各种野菜正欣欣向荣。我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采野菜,青翠的苦菜,碧绿的艾草、亭亭玉立、状约纤纤玉指的蕨菜…… 我们一样手到擒来 ,成为我们餐桌上的美味。蕨,味鲜胜冬笋,又溜、又滑、又嫩,很开胃, 若放上几根野葱,味道更佳。青碧的野艾采回家后,洗净用水稍煮,捣粹和上糯米粉,做成青青的艾粑粑,清香四溢,吃后满口留香。春雨后的山坡上,还生长着一种乡亲们称为“牛屎菌”的野菌,采菌子是我儿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看着满蓝的山菌,心里别提多美。这种野生菌,你别看它外表不华美,一旦入口可叫人多日不思肉味。!
每到夏日,月光如水,习习凉风拂面,无数的乡亲聚坐于村头的老樟树下或荷塘边闲聊,顽皮的我们总爱穿梭于他们中间跑来跑去;田野里,哇声阵阵;树林里,知了满树。夏日的夜晚天上星光闪烁,地上也不甘于寂寞。嘴搀的孩子们,或缠着父母,或自己拿着手电,在村子里的小树林里或池塘边、田埂上来回的搜寻,寻找那些刚刚出洞的、爬上树的知了或肥大的青哇……无数的手电晃来晃去,远远望去犹如那天空中不停闪烁的星星,每个星星的背后,都有着孩子们期待的面容,其中就有着自己那不停望来望去,写满快乐的脸。
上学后的我,对书有着特殊的爱好。自从认识了些字,能读懂文章后,特别喜欢读书。当时家里穷,没有钱买书,生产队里有一个在公社任职的兰姨家离我家不远,她家有许多藏书,我总是找兰姨错书看。兰姨的书大部分是兰姨的爷爷生前爱读的书,其中一部分是兰姨后来买的。什么《封神榜》、《隋唐演义》、《杨家将》、《呼家将》、《智取威虎山》、《沙家滨》《红灯记》等书,我读来是如痴如醉,吃饭时也是边看边吃。那时的农村还没有电灯,晚上我在煤油灯下作完作业以后,就拿出书来看……第二天起来,总会发现脸上黑黑一片,那煤油灯的灰尘熏了自己一脸也都没有发现。 当入了迷时,读到可笑的事,我会呵呵大笑;当看到悲剧时,又会禁不住泪流满面……上三年级的时候,兰姨调走了,临走前送我好多书。 那些书我反复读过许多遍,有许多故事我能倒背如流。每到夏日的夜晚,如水的夜色下,村口荷塘边或老樟树下,一群乘凉的乡亲们,正听一个小姑娘绘声绘色的演绎着忠臣良将与奸佞恶奴的故事 。
秋高气爽,满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是我饱口福的季节。山上毛粟、苦粟、柿子……等野果都成熟了,满山遍野,随处可见。又甜又粉又好收藏毛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放学以后,和小伙伴提蓝上山采毛粟,你喊我叫,欢歌笑语在山谷中回荡。有一次,在一个山坡上,我摘了满满一蓝子毛粟,天快黑了,我急急忙忙往家赶,不小心栽了一个大跟头,从山坡上滚下来了,毛粟飞了,更惨的是滚到一个马蜂窝上,被扎得面目全非,脸肿得好大,好几天都睁不开眼睛。
在秋天的故事里,记忆最深的还是那次雨后捉泥鳅。那是我七岁的那年秋后的一天,老天爷连续下了两天大雨,雨停后,哥哥带着小小的我去捉泥鳅。秋收后的稻田里,到处是一个一个扎好的稻草,提开稻草,下面泥鳅或黄鳝乱窜,雨后稻田里有水,泥鳅、黄鳝很滑,我总是捉了这条,跑了那条,不时的叫哥哥来帮忙。提开一把稻草,发现一条茶杯粗的菜花蛇,我大叫起来,哥,这里有一条好大好大的花黄鳝!哥哥跑过来一看,笑弯了腰。当晚,我家可大大的改善了生活。
雪花纷飞的冬季,银装素裹,白皑皑的雪把山林装扮得更加亮丽。我和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捉山鸡,追野兔……雪地里留下脚印一串串,歌声、笑声在冰雪的山林中回荡。如果运气好,还能惊喜的发现几树寒梅在冰雪中迎风傲雪,采几枝捧回家中,养在瓶子里,满室飘荡着沁人肺腑的清香。
年复一年,故乡的山山水水,鲜花、野果,使我的童年时代飘荡着一种梦幻般的诗意,留下了一串串粉红色的记忆。
----
欢迎光临网易北社《职场丽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