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我爱我家>>【 心情驿站 ◆ 思绪万千 】>>幽幽我心>>心灵旧照片

主题:心灵旧照片
发信人: shooting__8188(初夏阳光)
整理人: wengjl(2003-11-13 09:17:40), 站内信件
                             心 灵 旧 照 片
                               ——开篇


                               ※我的家※
  我生于80年代中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其实我家并不是以种田为生。爸爸三兄弟在城里的一家市场里买肉,所以爸爸每天凌晨三点就得起床,开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摩托车到市区工作。提起摩托车我们家族算是村里第一户用“吃油的马”哩。我应该还有个伯父,听母亲说,在我为出世之前,他在香港拔牙流血不止就去了。
几年前,二伯和三伯全家移民去了加拿大,剩下我一家和年迈的祖母。爸爸为了生计惟有一个人经营肉铺。不过生意确实惨淡,不久,爸爸就不做了。七口之家日子更加俭朴。不过,我们至少不会挨饿,毕竟有楼有田。

                             ※我的骄傲※
  小时候有一次和母亲到市区,母亲拖着我带着笑容言语间有点胆怯向一个中年妇女问路,我一辈子都会记得她敷衍了事并取笑母亲是乡下婆。那是我真的流了泪,那不是因为自己是乡下婆的女儿感到委屈,而是因为自己的母亲被人耻笑、受到侮辱。不过我是偷偷地哭,母亲永远都是我的骄傲!

                           ※人情味贫富化※
  今天的政治课讲的是关于民族及其基本特征。“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基本特征。”梁老头开口就念起书来。话题像个坐不定的小孩。“农村”正在埋头睡觉的我作倾听之状。“农民的观念是同姓的就是一家人,谁家煲了汤、煮了醋,都会周围分给各家。夏天妇女一起劳作,冬天坐在一起织毛衣。每天晚饭后,榕树下老人一起闲聊,晚了,各自回家睡觉。乡下人来到城里的感觉大多都是‘城里人太没人情味了’着跟中国人到国外省亲回来说的一样。也就是说,越发达地方的人人情味越淡薄,你对人家越笑得越亲切,人家就觉得你在攀附......
   我听得入了神,心里软绵绵的。村里一幕幕的情景闪过脑海。
   周围的同学大多是独生子女,一听到农村来的就另眼相看。“农村来的学生胆小、没特长”是他们的评价。所谓的“特长”——跳舞、弹钢琴、吹口风琴......

                                     
                                     (待续——第一篇《我的童年》(1))


----
 早晨阳光透进来,让一切保持沉默,没有丝毫的喧嚣。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