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轻松话题>>◆◇≈ 个 人 文 集 ≈◇◆>>〖个人文集(一)〗>>〖********☆心灯如月(zrzap)文集☆***〗>>〖心灯如月随笔篇〗>>我的大哥

主题:我的大哥
发信人: zrzap(心灯如月)
整理人: caozhengyou(2003-11-01 21:29:31), 站内信件
     春节前,大哥在一次劳动中摔伤了脚,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没有进医院 ,只找当地一位退休的医生治疗.几天后,我回家时曾提出上医院,大哥没同意,我见那医生也很尽职,在当地也算有点名气,也就没有坚持.春节时回家,我发现大哥的脚已感染,在我的一再劝说下,大哥才住进了医院,经检查已转为骨髓炎,试过了多种治疗方案,效果都不是很好,而不断飞升的治疗费用使得本来就贫困的大哥更加雪上加霜,在大哥的强烈要求下,在医院住了三个多月的大哥出院了,回家继续接受康复治疗。又是半年多过去了,大哥行走依然不方便,完全康复还是遥遥无期,很可能会留下残疾。

    大哥生于三年困难时期,今年才44岁。先天的营养不良和过早的劳累,使大哥长得很矮小,身高只有1.5米,这在当地是很少见的。小时候,家里很困难。父亲常年生病,不但不能做劳动,还需要人护理;母亲一个人操持着家里的里里外外,还要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劳累是可想而知的。常常我半夜醒来,还见母亲还在昏暗的油灯下做家务,或者为我们兄妹缝补衣服。大哥从小很懂事,放学后总是帮着母亲做家事,带弟妹。那时农村烧煤的很少,更不用说煤气了,大多数人家都是烧柴。大约是从十岁起,我们家的烧柴基本上就是大哥负责了。那时候,“读书无用论”很流行,学校上课也不正常,大哥每天早上上山打一担柴回家后才去上学。虽然说大哥是高中毕业,但真正学到的东西并不多。1974年高中毕业后,大哥就回家参加集体劳动了,到如今一直在农村生活。  

    那时农村青年结婚都早。因为家境贫寒,也因为大哥自身条件,大哥二十六岁时还没有对象,周围与他同龄的人孩子都有四五岁了。有人嘲笑他,更有人用恶言恶语骂他,大哥常常生闷气,母亲也急了,托人给大哥介绍对象,但每当姑娘或是姑娘家的人看过大哥和我们的家境后,往往就没有了消息。大三的下学期,我正在湘西实习,收到弟弟写来的家信,说家里正准备为大哥办喜事。我终于有嫂子了,我着实为大哥高兴了一回。  

    从湘西返校后,我回了趟家,弟弟告诉我,新嫂子有小儿麻痹后遗症,右手不方便。我听说后坚决反对,就去找母亲和大哥,母亲不做声,只是无声的流着眼泪,很无奈的样子。我永远记得大哥当时的表情,他说“萍妹,你别说了!只要是女的,能生孩子就行了。”我无言以对,只觉得心里酸酸的,泪眼迷朦。是我欠了大哥的。那几年家里要不是供我上学,家里也不至于这样贫困,大哥也不至于穷得说不上媳妇,而去聚一个有残疾的女人。  

    婚后不久,大哥分家另过。嫂子的右手比正常人的小许多,不能干农活,不能提重物,还经常痉挛得很厉害,很痛苦。只能做一点轻松的家务。家庭的重担都压在大哥一人身上。婚后不到两年,我的侄儿、侄女相继出生,大哥很高兴,但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弯了大哥的腰,使大哥脸上过早的写满了风霜。侄儿是长房长孙,自然有全家人宠爱着。小侄女长得很可爱,是大哥最心爱的孩子,但小侄女不到一岁就夭折了。大哥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曾劝过大哥,不要再要孩子,好好抚养侄儿就算了。但大哥非常想再有一个女儿,两年后大哥又为我添了一个侄儿。小侄儿出生后,大哥认命了,主动去做了绝育手术。  

    大哥勤劳朴实,从来不向别人伸手。每次我回家给他一点线补贴家用,他总会推却,到后来,我干脆把钱交给母亲,由母亲再为他家添置点必需品。为了支撑家庭,为了抚养两个孩子,大哥起早摸黑的拚命干活,种菜、买菜、采石、伐树……不管是多重多累的活,只是能挣到钱,大哥都干。近几年,两个孩子都上中学, 学习的费用很高,大哥就更辛苦了。大侄儿在县城读高中,每年的学杂费和生活费需要近万元。为了供侄儿上学,大哥想方设法挣线。春节前,大哥听说种樟树来钱快,就上山挖樟树来种,不小心摔伤了腿,为省钱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后转为骨髓炎,快一年了,还没有完全康复。花去了医疗费一万多元,本已举债的家庭又增新债,看到这种情况,学习成绩本不错的大侄儿,也想放弃上大学的梦想出去打工。这更使大哥内心焦急,已是近七十高龄的母亲也跟着发愁,大哥与母亲都新增了许多白发。   
  
     也许应了那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大哥很小时就很懂事,帮着父母带弟妹。大哥只比我大四岁,在我小时候,一直是大哥带着我和弟弟一起玩。当我们吵架哭闹的时候,大哥总是变着花样让我们笑起来!或答应带我们去摘野果,或是答应带我们去采野花,或是答应带我们去捉鱼虾……有时他用棕树叶编织成各种小玩意儿给我们玩,或领着我们围小桌子玩过家家的游戏……大哥的手很巧,他编织出来的小玩意儿很生动,他编织的小动物栩栩如生,让我们赞叹不已!往往也忘了生气,缠着让大哥给自己编心仪的东西。有时大哥或用小红薯雕刻成小小人儿,或在南瓜蒂上、刻上文字和小图案做成印章给我们玩,后来我也学大哥胡乱的编织和刻了起来。    
     
    在我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是我和大哥的雕刻小动物比赛。每年过年的时候,母亲都要做年糕。当时家里穷,年糕的主料是红薯和南瓜。过年前的二、三天,母亲会选一些又大又甜的红薯和优质的南瓜,去皮后切成小块,加水用大火煮开,然后用小火焖熟捣烂,加上精心磨制的糯米粉,和匀后稍为冷却,做成各种动物形状的年糕,有小猪、小羊、小牛、鸡、鸭、鱼等。年糕做好后,母亲会让我们在年糕上雕上各种小动物和各种花纹,然后用菜汁上颜色。我常和大哥比赛,看谁雕刻得好,开始时,总是大哥比我雕刻得又快又好,到我上高中的前一、二年,我也能和大哥平分秋色了。这些年糕是过年时用来祭奉祖宗和招待客人的。看着这些自己亲手雕刻的花花绿绿的年糕,我们的心里充满了一种自豪和满足感。  
    
    记忆中难忘的还有与一起大哥种葵花 。那年过春节的时候,在外地工作的小姑给我们带回了几斤生葵花子。那一年大哥11岁,我7岁 。大哥在母亲炒葵花子的时候,向母亲要了几粒葵子收藏起来。开春后,在哥领着我和弟弟,把葵花子种在了院子原来母亲种南瓜的地方。几天后,有两颗破土而出,最先伸出一个绿尖儿,过了两天它就变成了两片小小的绿叶,而在两片小小的绿叶中,又冒出了一个绿尖儿,又过两天,这个绿尖儿又打开,变成两片小绿叶,而在绿叶上又串出一个小绿尖儿……就这样,它们一天天向上伸长,长高了,开花了,长成了一个圆圆的小盘。早上浇水时,我发现它迎着东升的红日,晚上浇水时,我发现它向着西边落霞。我和大哥都很高兴,为它松土,为它追肥,为它捉虫……我们担心它会突然夭折,精心的爱护着它。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向日葵长大了,开花了,结果了,直至老去。然而葵盘里结的葵子大多数是空壳,一嗑,瘪的。这样让我和大哥都很失望又无可奈何。也许是院子里光照不足,不适合种葵花吧。后来我们再也没有再种过葵花了。  

    小时候,我们生活虽然很甘苦,但我们很快乐。很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大哥领着我们去采野花,摘野果,捉鱼虾……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