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轻松话题>>◆◇≈ 热 点 话 题 ≈◇◆>>〖歌星影星〗>>小角色也精彩——梁天

主题:小角色也精彩——梁天
发信人: cfqtl(心梦)
整理人: caozhengyou(2003-10-28 15:47:06), 站内信件



  他演过不少戏,很少是主角,但是我们大家都认识他;他的角色以坏人居多,好不容易演一次英勇牺牲的警察,观众也会乐不可支,并不为角色悲伤惋惜;他两次被提名为金鸡百花最佳男配角,他却说自己是个业余演员;他也曾经获得北京十大青年的提名,殊不知他曾经是一个都市后进青年。他就是梁天,一位经历多重角色,曾经为了找寻自己的位置而左冲右撞的人物。 

   从《二子开店》到《顽主》再到《我爱我家》,梁天以配角的身份穿行其中,不曾大红大紫,却也个个出彩。编导将精彩片段编辑成短片,定名为《十面埋伏》,在节目中呈现给观众。 

  观众笑翻了天,梁天也眯缝起了小眼镜,不知是梦是醒地沉醉其中。 

  将所有的角色全部呈现于面前,心情复杂,有些紧张的梁天对于自己的表演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评判,“前期比较傻,到了《我爱我家》的时候,有点不敢说炉火纯青,基本上也能算游刃有余了。”他说演戏有两种境界,一种是很费劲,效果却不好。另一种就是没费劲,效果还不错。由此,梁天总结,“演艺这个事真实没准。”王朔为葛优策划的《编辑部的故事》使其大火,谢园的《爱你没商量》也让他名声大造,给自己策划的《海马歌舞厅》却落得个四川媒体评出的“最差男演员”的称号。吃力却没有讨好。 

  成就多半归功于自己的形象。娃娃脸,单眼皮,眯缝眼,睁着眼睛像睡觉,睡着了像在笑。于是,这张典型的脸成了梁天的符号。 

  即便丑,还是被观众认可。在那样一个丑星当道,胖子横行的年代,他们成了娱乐的主角,葛优的大智若愚,陈佩斯的光头,谢园的尴尬,还有梁天的单眼皮,小眼睛,都深受观众欢迎。一位热心的观众特意制作了新版《F4》,将四位丑角归入,颇有一番娱乐滑稽的色彩。这些依赖演技的实力派丑角如若摆到今天,的确难成气候,今天人们开始崇拜起了陆毅、陈坤这样的“花样美男”。对此,梁天的解释是“一个时代一种需要,观众大多是喜新厌旧。”宽容中多少有些无奈。 

  成为一名演员,并且以丑角的形象登台,所有的人都以为这一切与梁天的家庭出入太远。这是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人民日报》的副主编;母亲谌容是当代著名女作家,曾经以《人到中年》名扬海内外;哥哥梁左是中国喜剧史上功不可没的才子,《我爱我家》开创了中国情景喜剧的先河;妹妹梁欢是北大才女,作为情景喜剧的撰稿创作了无数精品。 

  “我们家都太有文化了,我在家里是没有文化的,而且也没怎么上学,家里大人聊天我也听不懂。包括我哥哥小的时候,他上小学的《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全看。我是一点都不行。这时候我们家又都比较忙,他们忙着做学问,我就忙着买菜做饭,收拾屋子。粗活都是我干。”干完粗活,全家人准备伏案学习,独玩无友,梁天只能在屋子里孤独地来回晃悠。两间屋子的狭小空间里需要的是安静的学习氛围,家人不得不把这个闲的无聊的人打发出去:“人家要学习了,你就赶紧出去玩,屋子又小,孩子也多,你来回瞎晃,不知道你干什么,你干脆出去玩吧。” 

  思想与行为彻底地与这个家庭脱节,屋子的外面是另一个世界的另一类人群。 

  屋外的另一类人群是胡同里的爱玩的孩子,和自己有大致相同的家庭遭遇,孤独中结为了玩友。就这样一直玩到了17岁,不喜欢学习,没有正经工作,在街头悠悠荡荡,偶尔还会惹是生非,这让我想起了“古惑仔”,在北京我们叫做“顽主”。这也是梁天的早期电影作品的名称,完全理解《顽主》中那个爱耍嘴皮子,爱自嘲,总是用灰色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的小人物如何能被梁天演的如此逼真,心境和遭遇大致相同,便也没有了难处。 

  梁天以“业余演员”自居,的确,演戏只是工作之余的事情,他的主要角色是商人。葛优是艺术总裁,谢园任艺术总监,自己身居要职是董事长兼总经理,三人合伙开办了“好来西”影视公司。公司成立了近十年,自己从一线退下来潜心经营,不说惨淡,但也不怎么赚钱。但是,依旧要坚持下去,梁天说虽然葛大爷大火,谢园老师依然教学,演戏也兼导戏,但是我们商量了演员毕竟不是终生的职业,得奖的一刻也是衰落的开始光荣的终结。为了将来,依旧要坚持。 

  看来,生活中,梁天的角色以好人居多。 

  梁天说一直以来还常跑龙套,主角的担子太重,自己还是不具备支撑全局的力量,这一刻,梁天是可爱的。能把自己摆在小角色的位置,不管是演戏还是生活,我以为是一种难得,因为不强求自己,适合自己最重要。因而,小角色也是精彩的。

                     [根据网上资料编辑]


----
 做人就应该快乐才对啊!!!:)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