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故事——生活道路>>子曰回之为人也

主题:子曰回之为人也
发信人: firedream()
整理人: tu__tu(2003-10-22 01:40:27), 站内信件
孔老师又在唠叨:“你们班的男生,一个不如一个出息,只有颜回一枝独秀,唉
,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边上的公西华按耐不住,高声抗议道:
“颜回好学,不幸要短命死矣,倒不如我们嘻嘻哈哈,悠闲自在。”“你是三代
单传嘛。”孔老师哂道“家有屋千栋,银千两,纨绔子弟,不愁吃喝,人家颜回
怎么能跟你比?”公西华慌忙摇手:“我家的房子跟财产早在二十年前就被抄光
了,要说走资派,还当数颜回,他至少还有良田百亩牛一头”话音刚落,哄堂大
笑。奇怪的是今天仲由竟没有插嘴。只见他意冥冥然,一眼望穿秋水貌。孔老师
知道他又在开小差,便道:“由啊!我知道你现在处在花季,但整天胡思乱想是
要变成花痴的,待到高考以后再想吧。”仲由涨红了脸,欲辩无词,眼睛一眇,
好象发现了什么,他马上转移话题:“报告老师,宰予又睡着了。”孔老师叹道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宰予以后没有文凭,只好摆摊卖羊肉串
了……” 

下课后,我跟曾参借了点钱买早点。曾参我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当然,只是名字
这么叫而已,他没有写过什么《大学》。曾参跟同班的一个女孩极为要好。哪个
女孩,姑且叫她冬花吧。我总以为女子的名字当与其形貌相配,否则对她便是一
种侮辱。所以说给她取这样土得掉渣的名字足以体现我对那个女孩的尊重。曾参
看上去老是笑嘻嘻的,由此可以想象他跟女孩说话时总象色迷迷的。仲由每次都
想给他个便条,上书“非礼勿视”四个字,虽然他自己或许在吞口水。 

这会儿曾参挽着冬花拎起书包正要回家,身为班长的颜回把他们叫住:“现在还
不能走,马上要开年级会。”一听说要开年级会,人人大皱其眉,因为一场年级
会的催眠效果决不亚于政治老师的陈辞滥调。正发呆间,那边冉求吊着太监似的
嗓门走了过来:“亲爱的曾参我的好兄弟呦,咱哥两同去开年级会吧。”曾参丢
下女朋友,跟冉求子贡一干人前拥后仰向会场挤去。不出所料,政教主任仍旧一
如既往的唐僧风范,洋洋千言,离题万里。等我一觉睡醒,闻四周哄笑之声,主
任正侃侃而谈:“现在有些同学不好好读书,做一些二三十岁大人做的事,至于
什么事,我也不多说。”于是又一阵哄笑。我眇曾参一眼,他睡得正香。主任的
讲话让我想到物理老师,他自称年轻时天天给一个美女同学补课而毫不动歹念从
而令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我们觉得即便柳下惠再世大约也不过如此。    
 我的思路被一阵突然安静打断:主任的训话完了。记得北大某君作过一篇《狗
日的北大》来表示他对母校的无法言说的无限挚爱,我肯定在座中一有人愿意写
一篇《亲爱的杨高》以表达另一中情感。 

好不容易回到家。因为正值元旦,所以有幸与我那亲爱的久违了的电脑共度良宵
。那个时候还没有ISDN网速慢得出奇。我晃悠进 CHAT ROOM ,一个朋友告诉
我,想在网上混,首先要起一个女性化的 NICK 。从他这一条建议我得出两个结
论:一是阴盛阳衰,二是英雄本色。当然我没有这么做,须眉不让巾帼的道理还
是知道的。 

这晚我遇到了秋云,她是冬花的同学,自然也是我的同学。我觉得人是种很求新
的动物,譬如讲他们摆着电话不用而宁愿费力地敲键盘。 

她说她经常来这个聊天室还自称是网虫。 

当然,对此我很不以为然因为我以为真正的网虫会抱怨市场上方便面跟速食泡饭
太贵并抗议中科院未研究带马桶的电脑椅。 

秋云说她喜欢陈村,王朔的观赏性文学。当然她还喜欢痞子蔡的小说。 

所谓观赏性文学依我的理解就是中看不中用的文学,因为这种作品可以轻易吸引
住读者然后轻易被读者抛弃,好像隐形眼镜。不过从这类文学的内容大致推算出
现今国人兴趣之所在。所以哪怕是辜鸿铭这样的老夫子,只因赞同过多妻主义,
也会受人欢迎。他最经典的比喻是“只听说过一把茶壶配多个茶杯,而没见过一
个茶杯配多个茶壶”。后来我很虔诚地劝秋云看看另类文学因为孙子告戒我们要
知己知彼;她却答文学好比刘项有你没我有我没你老子还让我们“去彼取此”呢
。由于老子比孙子权威,所以我无力反驳。 

我下了网,或许我宁愿使用电话。 

隔天跟几个兄弟去踢球。子夏是个高手,所谓高手不仅是球技高,更高的是他的
精辟的言论。公西华曾问他:“大连对称雄于国内足坛的秘诀是什么?”答曰:
“他们经常和女足一同训练。”又问:“中国足球什么时候能冲出亚洲?”对曰
:“还要等中国黑哨先冲出去。”仲由又问道:“为什么韩国教练在中国执教战
绩不佳?”“因为他们没带韩国裁判来”子夏答。但子夏有口才却无先知,他没
料到今天客满。豆干大的球场同时滚动着十几只球,我们只好跟人家挤在一起。
宰予为了证明他的突破能力,总是将球带到底线然后出界,大有申花风范。 

后来有一次语文测验,宰予没几个。事实上不及格的多于及格的。李后主说:考
来考去何时了,越考分越少。古之人不余欺也。 

语文老师很生气,说凭这样的分数如何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又以吴中才子七步
作诗,八步成文来开导我们。在座的无不笑他迂:这年头流行财子不兴才子。至
于传统文化的继承除了饮食文化外基本希望渺茫。曾有某校的名师来指点古文。
那厮拿本《论语》,手舞足蹈,侃侃而谈: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下头马上闲话四起,“孔子真低级”“管仲真可怜”“孔子怎么知道的?”名师
气得要呕血,但责任不在他,学生更是无辜的。 

下课后教室中传出阴阳怪气的声音:冉求在扮东方不败。我以为谁如果想知道正
在流行什么电视,不需买报纸,只要到学生中走几圈即可。 

铃一响,孔老师挟着卷子走进来,从这副表情看来测验成绩不容乐观。孔了老师
发声音了:“这次不几个的多是女生,你们女同学到底懂不懂!唉,唯妇人与小
人难养也。”孔先生的话说得太绝,因为他忽略了测验的前十名也多是女生。当
然,偏心是有限的,不几个的子贡就被骂得面子全无。子贡原有很远大的志向,
但孔先生老是泼冷水。他扬言“子贡若要进复旦,复旦必须造三十所”。现在较
新的版本是“子贡如想复旦,除非天下学校都改名叫复旦”。这个时候仲由很安
分地伏下头,惟恐被发现。因为每当孔老师唾沫飞扬之时,总会顺口问他“女与
回也孰愈”。让他很下不了台。 

待到布置作业,一如既往的一大堆,仲由直嚷:“不是已经减负了嘛!”孔老师
答道:“减负就意味着升压,这叫做有得有失。”我以为在没想出让不吃草的马
儿快快跑的办法前就急吼吼地闹“减负”实在是不可思议之举。 

感情丰富的孔子见到条河就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确实,时间在
很快地流逝,随着高三的临近,我们也渐渐感到肩头沉甸甸的。夏天过后,秋云
要到番夷之帮去留学。她自称要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作贡献。走前大家以饯行为
名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天,直到晚上十一点还在外滩看风景。回去时我发现61一
路换了新车,恒古不便的是售票员的态度。 

升到高三,子路,冉求等都选了理科;我选的是文科,我常拿孟子的理论为自己
撑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
拼搏,这目标,说小点是为了以后不至于如孔子般被困于陈蔡面有菜色,说大点
便是建设四化,兴盛中华之类。而宰予的目标似乎没有那么奢侈,他不过希望在
高考时能如唐寅般作出漂亮的八股文,则庶几不至于落榜矣。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29.128.49]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