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fanet()
整理人: tu__tu(2003-10-22 01:40:27), 站内信件
|
(三)在南宁
1999年8月30日下午5:40,K5次列车驶进南宁站。
小雨不停地下着。我随着拥挤的人流走出站口,看见共青团广西区委在接站 。原来他们正在接我们来自全国各地参加扶贫接力计划的青年志愿者。从北京来 的几位志愿者也刚下火车,其中,有三位是团中央的干部,是今年刚刚从全国重 点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负责迎接我们的是广西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丘德彬同志,一位年轻 的团干部。一路上,我们一边欣赏邕城美丽的风光,一边听丘主任介绍南宁的概 况。汽车把我们接到南宁市七星路129号广西宣传干部培训中心,由广西团区委青 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负责安排我们的食宿。广西宣传干部培训中心是由中共广 西区委宣传部主管的负责接待食宿及会议的单位,客房、餐厅、会议室等一应俱 全,服务与大型宾馆一样规范、完善。
晚上,丘德彬主任和已经报到的志愿者们一起在培训中心餐厅就餐。同时告 诉我们,31日还将有一批志愿者前来报到,所以我们先到的志愿者可以在31日自 由活动一天,晚上到2楼会议室看录像。第二天,我们几位青年志愿者结伴同行, 游览了南宁市区、南湖公园、邕江大桥,去了几家新华书店,购买了一些书籍资 料。
南宁古名邕州,又称邕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和最大城市。南宁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市区街道整洁卫生,绿树成 荫,芳草遍地,是一座具有典型南亚热带景观的“绿色城市”。作为一个繁华都 市,南宁市区高楼大厦自然鳞次栉比,而邕江大桥则飞架邕江南北,蔚为壮观。 南湖公园风景秀丽,集南国风光于一园,令人流连忘返,园内设有李明瑞、韦拔 群烈士纪念馆,陈列着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驻足其间,让人肃然起敬。
31日上午,广东对口支援广西参加扶贫接力计划的十几名青年志愿者也到达 培训中心报到,这批志愿者是共青团广东省委在广东招募的,对口支援广西,参 加的是马山项目,而我们这批由团中央面向全国招募的志愿者参加的是百色项目 。31日晚,志愿者们在培训中心二楼会议室集合,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和广西电视 台1998年分别拍摄的两部电视专题片《大山里的志愿者》和《志愿者在百色》。 两部专题片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参加广西百色项目和山西静乐项目的青年志愿者 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当地群众与志愿者的深情厚谊深深 地打动了在场的第三批青年志愿者。
第一批参加百色项目的陆伟国夫妇,来自江苏江阴,夫妇俩带着他们的女儿 一起来到条件最艰苦的百色市达江乡中心小学。达江交通不便,没有蔬菜,当地 根本没有人出来卖菜,他们只好采集一些野菜;做饭要劈柴生火;达江小学的孩 子生活艰苦,蘸盐巴吃白饭……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夫妇俩把爱心投入到教学工 作中。陆伟国教的语文全年级第一,他的妻子吴寒芬教的数学全乡第一。
来自山西临汾的志愿者王芳在百色市医院进行了一年的医疗服务。她在百色 市医院为病人看病认真、细心、耐心,医疗技术功底扎实,受到了病人的信赖。 由于王芳是团中央选派的志愿者,当地的人们误以为她是北京来的,所以,来看 病的时候,都说要找“北京来的医生”。
在山西静乐,当地一位老师为志愿者谱写了一首歌曲《你别走》,教学生们 唱,当志愿者一年服务期满,要离去的时候,孩子们流着眼泪,唱起这首歌,为 青年志愿者送行。那依依不舍的场面催人泪下。
前两批志愿者的成功实践,为我们第三棒接力的青年志愿者树立了榜样。
9月1日上午,广西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邀请全国优秀教师、南宁市著名 教育家、南宁市天桃试验学校校长周积宁先生作了一场报告,题为《怎样做一名 合格的人民教师》,给即将到各乡镇中小学任教的志愿者上了生动的一课。然后 ,共青团广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家庆作了题为《怎样做一个合格的青年志愿者 》的报告,阐述了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宗旨和意义,介绍了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 情况,以及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情况,总结了前两棒接力的经验和教 训,对第三棒的志愿者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最后,参加1998—1999年度扶贫接力 计划的志愿者代表、广西青年文化传播中心干部韦林英介绍了她参加扶贫接力计 划的经验和体会。下午,丘德彬主任向志愿者介绍了广西概况、旅游景点、民族 风俗等等,并指出了志愿者在扶贫接力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要求大家加强 自我管理,尽快适应生活,融入当地的一员,保持旺盛的斗志,寻找突破的基点 ,圆满地完成任务。
9月2日上午,团广西区委在培训中心会议室举行了'99广西青年志愿者扶贫接 力计划出发仪式。团广西区委副书记吴玉斌、团广东省委副书记李嘉分别在会上 讲话,对青年志愿者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之后,分别向百色项目和马山项目的志 愿者授旗。我作为百色项目的志愿者旗手,从自治区文明办副主任覃九宏同志手 中接过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队旗。队旗上已经签上了前两批志愿者的 名字。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都凝聚在这面鲜红的队旗上。仪式结束后,在培训中 心院内,采访这次活动的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纷纷把镜头对准了准备出发的志愿 者们,大家在队旗下合影留念。然后,在众人的注目下,我们登上了百色团市委 来接志愿者的汽车,开向百色。实施马山项目的广东志愿者则登上了马山的汽车 。
(To be continued)
--
※ 来源: 明月湾BBS站 WWW bbs.huizhou.gd.cn. [FROM: 202.103.254.11]
-- 仰首坐观归云晚,临风笑望雁阵寒。
http://www.lyac.edu.cn/lnb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254.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