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han(●菜单●)
整理人: kn_vb(2004-01-18 00:05:59), 站内信件
|
006【菜单闲聊】随波逐流最轻松
记得读书时有次语文课要就一个小故事写一篇小议论文,这个小故事讲的是有一群小孩去海边拣贝壳,太阳西下时,这群小孩中只有一个小孩什么都没拣到,而其他都拣了很多贝壳,这个小孩原来是一心要拣个最漂亮的贝壳,可惜没拣到,所以最后他也没随便选一个就回去了。
当时班里就我一个人被老师要求重写作文,因为我的观点是赞扬这个小孩追求完美的理念,赞扬他宁可什么都得不到也好过随便接受自己不想要的东西。
作文中老师的评语好象是说我的议论文不合题意,于是我只好重新改写,这次赞扬了其他小孩能不挑剔,批评那个小孩死心眼,结果文章得优良。看到那结果后我从此不再喜欢那个语文老师,但我也从那知道了在高考规则下,就得揣摩规则制定者的意思,否则结果就是被否决,所以我的作文之后再也不会被要求重写了。
大概性格使然,每次看到一致的大众潮流,我总会在其中看到不协调的一面,就同这次神舟上天一样,几乎所有主流媒体一致的赞扬声,狂轰烂炸的报道没有一个在质疑,就使我开始有点反感,后来在论坛上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疑问,遭受到的就是被上升到不爱国的怀疑,真的觉得很可笑,不过这个其实也是中国人的共同缺点,完全是正常的。
中国这么大,有些事如果不齐步走,倒也真的可能会出现混乱,可是齐步走是不是真的就万事大吉呢?我不敢举我看到的例子,免得被人上升到反党的地位那就真的是万劫不复了。
只是我很奇怪一个国家这么大,怎么主流媒体就只出现一个声音呢?难道中国人真的这么观点一致吗?还是有些人没有能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呢?
今天看到香港商业电台第一台的节目《光明顶》因为批评中国载人航天计划而引起亲北京报章《大公报》抨击。《大公报》的特稿说,这是对国家、对杨利伟尽情嘲笑、侮辱歪曲。文章认为,《光明顶》三位主持人陶杰、梁文道、黄世泽的谈话令人愤怒,因为他们借理性分析为名,反对中国发展航天事业为实,言谈间更侮辱中国,嘲笑中国人。对于梁文道质疑,“中国还有这么多穷人,为何国家要花大钱去搞航天事业?”以及梁文道、陶杰说:这是“一个超级大骚”、“政治骚”的谈话,文章认为是刻意丑化中国航天事业。至于陶杰说“民族尊严比不上填饱肚子重要”,文章认为是把人贬作只知温饱的畜生。由于三位主持人中有一人是印尼籍,一人是英国籍,文章指他们是汉人学得胡儿语,大模大样地站在城楼骂汉人,并指梁文道警惕不应陷入传媒狂热、要理性讨论这个计划的谈话是“假大空”。
看到这样的报道,我不得不再次对逆主流的观点受到攻击表示遗憾,中国人已经失去了包容心,失去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失去了真正的自信心。
现在想想,如果主流媒体对这样的活动是持批评的态度,不知道那些说好话的人是不是又会被人说成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时间不是能珍惜对方的必要条件 █
█ 能感受对方的存在对自己很重要 █
█ 才是珍惜对方的必要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