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icesky_84223(玉蝴蝶)
整理人: byebye(2003-10-12 21:42:12), 站内信件
|
好象还没有提到王菲,这个我一直喜欢的女人。十年左右的时光,我在广播里听到一些她的音乐,无法辨认感觉。十年之后再回望各种颁奖礼上的她,千变万化的造型,霏迷的嗓音,再无其他深刻的印象了。除了听过一张精选集,还有一些电台的老歌,实在就凭这些无法点评她音乐的品质。只能说,她给我的记忆伴随着我的成长,已经深深的只剩下热爱这种情感了。
后来有很多尘喧浮起,她遭遇到各种非议,我觉得那么多人盲目把箭头指向她,到底有什么意义。只是为了证明她是错的,而你不是愚蠢的。每个人都权利选择自己的幸福。她和年轻而冲动的男人在一起,享受激情和青春。她是一个怕老的女人,与每个女人一样,总是用各种方式挽留自己的青春。她的暴光度因自己的隐忍而减少,但也时常因感情的问题见诸与各种小报。偶尔凑凑热闹去参加一些电影的宣传活动,但多数的时候,我还是喜欢她为电影配唱的各种主题曲和插曲。王靖雯和王菲,名字上的转换,似乎更符合这十四年她的从艺道路,至于到后来,我一直等待这个女人能够带来些什么,不带来一层不变,还是变的令我陌生。我都欣然接受。并且更加热爱。
这是一个冷淡的季节。我想这个女人。她从华钠到了索尼,依旧被当做一座金库,不断的挖掘,喜欢过她的人依旧支持她,如我,那些负面的,无聊的,最后只能选择以消失做为结尾。我在看红舞鞋的MV的时候,她还是一副懒散的样子,这成为她一贯的标志。那些浓的妆我不喜欢,总感觉把这个瘦削的女人丑陋的一面暴露出来,我还是更喜欢单纯的她,尽管这个喜欢不常见,甚至没有明显的痕迹存在过,但还是在点滴的捕捉中,寻觅到那些快乐的影子。
菲应该去演舞台剧,演一个坚强的女人或者男人,用浓彩才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动作很少,可以简略的用眼神去表达,甚至趴在那里半闭半合的睡,也表达了如猫一样的独立争脱现实的欲望。结局用玫瑰色的花瓣和黯淡的灯光来照射出身体的某个轮廓,一点点的沉浮下去,好象一座不可一世的冰山,轰然倒塌。死或者终止,这样是最后的结局。是我想象中可能最值得记住的结局。
她总是带给我某些悲哀的气息。如张,我一直想到张,爱玲活到九四还是九五,大半个世纪,在美国的落杉基,没有写作,一生失败的爱情和注定孤冷的亲情,是她成为了彻底的悲观主义者。我甚至只能看到一些火花闪过,还没有留住片段,已经再度跌入深渊,深深哀叹了。张的悲观论调或许在很长时间都无法消除,甚至影响着我文字和性格的方向。但这样也好,我觉得,能够影响我的人,都值得我尊重和纪念。
我总以为自己的固执无药可救。尽管表面上还是显得对很多事情漫不禁心。甚至是怯懦的维持着某些关系,却知道终点随时都在眼前,无法消除。你得正视。
生活就是这样,如此姿态继续。无法安顿的心,对着不断重复翻起的音,以直觉麻木来成全忘记,是不是这样是最好的,至少对那些老歌,我只是想记住那些旧的人带给我的喜悦和回忆,别无其他。新的歌和新的人总是被不断喜欢,那后面的以这样首尾,是自然的规律。菲会老了,已经老了,最后会死,最后我的孩子们只能翻翻文字和旧年代的海报才知道,有这个女人疯狂的舞蹈过,歌唱过,终是上帝手上的一只跳蚤,跳出那只束缚的手,也跳向了死亡,永远的自由。
一代新人歌唱,以青春开始,一代旧人歌唱,以青春的余光收尾。我们是热闹的旁观者,但未必清醒,还是摇着脑袋,大声的喊,我爱你,我爱你,王菲,我爱你。我没有在那里,这样喊过,其实有这样的冲动好久,想对着一个自己深深热爱的人,大声的喊叫,只是这样的事情,在循规蹈矩的生活里,我只能在梦里呼喊。沉睡的呼喊。
我终于不再不习惯那些人深深而疯狂的追逐。不是不理智。
当我们深切热爱的时候,自然很明白那种感觉。
只可惜我爱的只是自己,在那么多时刻都是如此。未曾改变。
菲继续唱,我继续写,我继续怀念。
忘记的时候,吃着红草莓,流泪。
就此相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