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yliufang(碧海云天)
整理人: fan_z(2003-08-09 19:59:13), 站内信件
|
宋代江西有名诗词人物简介(一)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江西)人,七岁能属文,真宗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擢秘书省正字,累官至枢密使,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仁宗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后降为工部尚书,又复至户部尚书,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徙河南府。以疾请归京师,逾年卒。谥元献。为人好贤,名臣范仲淹、韩琦、富弼皆出其门。著作有《珠玉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水(江西)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任谏官时,敢犯颜直言,与韩琦、范仲淹等人,主张政治改革,为此屡遭贬谪。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对王安石变法表示异议。晚年辞官居颍州,卒谥文忠。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人,为北宋的文学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他在散文、诗歌、词作方面都负盛名,对当世文坛有极大的影响。他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力完成《新五代史》。著作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军南丰(江西)人,后居临川(江西抚州)。宋仁宗嘉祜二年(1057)进士,历任地方官、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史馆修撰,以中书舍人卒。追谥文定,学者称南丰先生。他在任校勘、校理时,曾整理校订《战国策》、《说苑》、《新序》、《李太白集》等古籍,对保存古代文化遗产有很大贡献。著作有《元丰类稿》。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神宗朝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临川(江西抚州)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知鄞县(浙江宁波),政声颇佳。神宗即位,以知制诰知江宁府,召为翰林学兼侍讲。熙宁二年(1069)擢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大力推行新法,以图富国强兵,但由于保守派反对等原因,成效不大,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又拜相,旋再次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潜心著述,卒谥文。他是北宋的政治家兼诗文大家,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歌曲》。
晏幾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早年任颍昌府许田镇监,崇宁间任开封府推官,职位低微。晚年生活贫困,但不践贵人之门,蔡京于重九、冬至日遗客求词,幾道两作《鹧鸪天》,无一语及蔡。词与乃父齐名号“二晏” 。有《小山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江西修水)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任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知泰和县(江西),召为校书郎、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哲宗、徽宗朝曾先后因事贬涪州别驾、除名羁管宜州,卒于贬所。他是“苏门四学十之一”,“江西派”诗歌领袖人物。诗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世称“黄秦”。书法亦列入宋四大家,颇有成就。有《山谷全集》。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