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dsr625(武当山人)
整理人: chocho.1(2003-08-01 22:29:32), 站内信件
|
没有一颗多情的心,还会眷恋这多彩缤纷的尘世?没有了一颗多情的心,尘世再也不是别人的尘世。然而,尘世既然已经不是多彩缤纷的尘世,心灵又如何能够温蕴住多情?
看到一个笑话。有个人跑去牧师里忏悔,说二战开始时的时候,他把一个犹太人藏在家里的地窖里,从而使那个犹太人逃过纳粹的迫害。然后每天收他一千美元。牧师说,是不是因为你觉得收费太贵了所以要忏悔?那个人说,不是,而是直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告诉那个犹太人二战已经结束了。这当然是笑话,在现实当中是不存在的。然而,对于那个犹太人来说,世界已然是一个血腥的世界,他宁愿生在这地窖里也不会眷恋它。
大观园里的世界自然是美好的,里面的一花一草都有意,里面的人一言一笑都有情。然而,春天总是会过去了,花草总是会凋谢。人总是会长大,情总会象风一样的飘逝到那遥远的地方,天的尽头。于是,就有了《红楼梦》里的惜春。人生又有多少个春?
惜春自小没了母亲,父亲贾敬一心想求飞升,早把女儿抛弃,亲情早已无迹。惜春一天一天地长大了。如果贾府没有获罪,也许她会一如迎春的悲惨,嫁了一个中山狼。也许她会一如探春,早有官媒来相看,然后嫁给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一个男人。然后,按着大家的礼节,做着少奶奶。然而,不作狠心人难为自了汉。世上的一事一物在惜春的眼中有如过眼的云烟。狠下了心,就会放下了所有的一切,不给任何外面的东西带坏。惜春她要做个自了汉!
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如那个犹太人以为世界还处于二战时期一样。如果没有闯入者,桃花源中人还为以外面的世界仍然是乱秦时期。可是毕竟,他们还有桃花源。外面的世界就算是汉文当世,他们也是宁愿住在桃花源那理想国。
于是,就算大观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意,大观园里的少年男女们是那么地有才华和温情。惜春的心,最终还是冷的。然而,就算她的心再冷,她还是有她心中的桃花源,她心中的解脱。
当神瑛侍者见到绛珠草的时候,他会去灌溉,于是有了爱情。当探春敏锐地感觉得贾府的衰败之后,她会去改革,于是有了热情。当王熙凤掌权的时候,她会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于是有了贪情。只有惜春,她在很小的时候看透了那些虚花假果,那颗心再也没有了情。于是,在那西方的婆娑树上,结着她的长生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