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情系赣江>>
【江中悠友·个人专辑】
>>个人文集>>温和地烂个人专集(wenhedelanlan)>>散文集>>温和地烂湘西北无名洞穴探奇~

主题:温和地烂湘西北无名洞穴探奇~
发信人: wenhedelanlan(蓝半仙)
整理人: fan_z(2003-08-04 11:56:18), 站内信件
  在常德出差,正苦于无处打发无聊时间,听当地朋友说,附近有不知名溶洞群,尤其一韩家洞,神秘通幽,这无疑是瞌睡遇见了枕头啊~!当即召集几位愿往的朋友,驱车前往,只是手头上没有必要的装备,只临时买了几只手电,食物和水,打算先一探虚实,待日后携装备来探究竟~。
  第二天一早,我邀上这帮朋友,一行六人挤在一辆面包车出发了。韩家洞属于临澧县官亭区,距离县城四十公里,一路上为碎石土路,车颠簸得厉害。中途连爆了两次胎,结果40公里的路,我们活生生花了2个多小时才到,最后5公里还是步行加搭拖拉机。
  向当地老乡打听,得知洞就在山道的左下方,整个洞大概有两三公里长,通往对面山坡上的一个天坑。
  到得洞口,是一狭长的岩裂,高约两米,最宽处约70公分,大部分洞口被密密实实的藤蔓遮住,凉飕飕的阴风从里面袭出来,猫着腰才能进去~
  一进去,有一大约三十米高的溶岩壁,从岩壁的右下角转过去,顺着一段二十来米长的走廊往前走,越走越黑,不时的有蝙蝠从耳边掠过,走到尽头,是一个空旷无比的大厅,足有5000平方米。壁顶蝙蝠竟是那么多,一串串,一堆堆,头朝下悬挂在壁顶端,颜色有白的、灰的、褐色的;有大耳朵的,有小耳朵的;个大的,个小的。手电光照上去,胆大的岿然不动,胆小的“唧唧”飞舞叫个不停。真有点让人毛骨悚然,而手电微弱的光柱根本穿不透那重重的黑暗。地上和洞壁都很潮湿,特别是地上的烂泥,让我们确定曾经有大量的流水。
  顺着洞壁摸索过去,手电能打到的地方非常之壮观,沿途钟乳石石笋、石峰形态各异,美不胜收,有朋友光顾看景结果头顶撞了个大包。到处是流水洞的洞口,如今却没有水流出,终于找到主洞口,继续前行。
  一个小时过去,洞中开始出现流水沟壑。愈前行,流水愈明显,甚至有的地段已经能隐隐听见岩体内部传来的隆隆水声,只是无从找到通道。从我们脚下的沙滩、淤泥可以判断出,水量大时,此地一定是一条壮观的地下河流,从两侧岩壁流水留下的印记也可以看出。
  我们越走地势越高,但总的升幅并不大。一路洞穴时宽时窄,宽的时候二三十米布置,窄的时候却只容一人侧身通过。洞顶也是高低起伏,高时达三四十米,甚至另有天眼通向未知之处,只是限于装备不能一一探查。低矮时大家只能在地上爬行前进。
可是不久后洞穴突然到了尽头。我大惑不解,明明说能走出去的???眼前的尽头是一片流水的狭缝,由于过去的探洞经验,我深知道山穷水尽疑无路,前面也许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我匍匐着走从那狭缝中费力钻了进去,又蹲着在一块大板岩下面挪了十多米,眼前果然是豁然开朗。
  继续前行,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洞穴开始变得狭窄,流水仍然不大,但是切割出来的沟壑突然一下子深达几米。头上的洞顶也越来越高,最后终于变成了无边的黑暗,随之脚下的沟壑也成了无底的深渊,显然这是洪水冲蚀所致。路越来越难行,洞穴变得只有两三米宽,中间是深深的沟壑,我们只能贴着岩壁艰难前行。终于无路可走了,大家眼望着前方的黑洞都停了下来。周围都是垂直甚至倒倾的岩壁,向上是无法看透的黑暗,仿佛一个扣着但却没有封顶的大钟,几股细细的水流便从黑暗中掉了下来。我无法抑制自己的好奇,试了试岩壁,有不少供攀爬的裂纹,岩质也很坚硬,便让朋友一旁协助照明,徒手向上爬了一段。约有七八米的高度之后,攀爬难度大了起来,流水不时溅在我的身上,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这样过于危险了,我最后看了一眼头顶深深的洞穴,放弃了继续向上的努力。 
  出得洞来,一个个都已成了泥猴,且精疲力尽。虽然未能全程走完,却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造化之功。
  况且探洞是一项极度刺激而又危险的运动,尤其是探测复杂的竖井和大型洞穴时,更需要精良的装备和娴熟的探洞技术。如果没有做好装备和技术方面的准备,是不能轻易尝试复杂洞穴探险的,此次之所以带几个从未探过洞的朋友同行本来也就是打算适可而止,为下次携装备来做好准备~



----
我要发呆,我要溜达~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