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ud()
整理人: kendya(2000-11-23 17:46:39), 站内信件
|
我国电信网络规模,十年超过日本,直逼美国。一个高速成长的行业,何以 受到许多批评?请看本报记者与前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局长、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公司总经理张立贵的对话。
20世纪的最后10年,是我国电信业发展速度最快却受批评最多的时期。在这 10年,电信业在网络规模上超过日本直逼美国(我国电话用户和手机用户均已超过 日本,居世界第二,而且预计两到三年后将超过美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然而,大约从1997年开始,取得如此辉煌成绩的电信行业,却受到了媒体和消费 者的许多批评。
在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就要来临之际,记者就电信十年这一特殊现象, 专访了前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局长、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张立贵。
对张立贵的采访我是从询问“心情”切入的。我第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电 信取得那么大的发展,却受到那么多的批评,你心里感到冤不冤枉?”
我以为这会打翻他内心的五味瓶,会对我吐吐苦水。可是他依旧很平静。“ 你说一点想法也没有不是实话,但仔细想想,在批评中成长可能比在赞扬声中成 长更有利。”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两个小时的谈话。
电信被声讨出于三大原因
电信业对于媒体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创造了发展速度的奇迹,更在于这个领 域如此热闹,如此充满矛盾、充满争论甚至火药味。从当初的发展思路就开始争 论,并有各种批评的声音。到90年代末,针对电信垄断,批评更是上升为声讨。 更有偏激者把中国电信称为“人民公敌”。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电信如此 令大众反感?
一个两个人批评,可能是局部或支流问题,而那么多人有意见,就说明我们 自身肯定有问题。我认为,造成消费者不满首先必须从我们自身找原因。
首先是能力发展与服务水平的不同步。10年前,我国电信发展面临的最大问 题是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通信的强烈需求,尽快改变通信拖国民经济后腿的局面 。因此,发展能力是各地电信部门的头等大事。相比之下,对服务等问题就有所 顾及不暇。从而导致通信能力成倍增长,而服务水平没有相应提高。
其次是垄断体制助长了官商作风。反正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加上需求严重大 于供给,想装电话要批条子、走后门。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对搞好服务问题 ,尽管原邮电部上边抓得很紧,但到各个基层,很难全部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服务的要求也 在提高。因为,消费者在解决了“有没有”问题以后,自然会要求解决“好不好 ”,这是非常正常的。
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后,各方面与国外都有了比较,消费者衡 量我们的标准也与国际接了轨。这样,我们虽然用了10年满足了消费者用上电话 的需求,但是与消费者进一步要求享受优质服务的需求又出现了很大差距。
服务问题当然是消费者对电信不满的一个焦点。但是,服务水平体现着社会 的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比,目前我们许多领域的服务都存在差距,垄断现 象、官商作风并非电信一家。比如,很有意思的是,电信调价要开听证会,听证 会不透明舆论一片谴责。可民航说涨价就涨了15%,连听证会的形式都不走。为什 么大家都盯着电信,而对其他行业比较宽容?
这恐怕是因为今天的电信与老百姓生活太密切了。今天打电话的人肯定比坐 飞机的人多。一项服务越普及,社会的关注程度就越高,你的一举一动就会在公 众的监督之下。这在电信领域内部也可以证明。比如手机,我们的服务不断在提 高,过去交费要到营业厅,现在随便哪个银行都可以代收,办张卡通过电话也可 以交,还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免费寄送清单。与我们自己比,不能不说是进步。 但前些年,服务差舆论批评却不多,相反服务提高了,批评却多了。比如,为什 么交费要截止到20日,为什么拖一天不交费就停机等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 是手机普及了。我国移动电话从1987年开通,到1990年才几万用户,到1995年才 363万,你的服务再差,也只是局部的事情。相反,到今年,手机用户已经发展到 近6000万,普及程度大大提高,这时候你的服务问题就成为社会问题了。
从长远发展角度看,一个行业被普遍关注绝对是好事,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它 的发展。但是,我也发现,并不是所有与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领域都有电信这 样的“运气”,受到社会如此广泛的关注。比如,就拿收费方式来说,同样是垄 断又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供气、供电,一些地方交费还没有交电话费 方便,可舆论的批评并不多,这又是什么原因?
这与电信的行业特点分不开。电信业不但是一个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行业, 更是一个高技术、高增长的领域。因此也是大家都愿意进入的领域。这就决定它 要比其他的行业更要受到格外的关注。这也是为什么在所有垄断行业中,电信领 域的反垄断呼声最高的原因。
正如你所说,社会关注,消费者对我们高标准严要求,这对我们发展是好事 。古人曾经千金买骂,我们今天不花钱就获得这么多批评,促进我们改善服务, 纠正错误,这当然是好事。细想想,我们应该真诚感谢消费者、舆论对我们的监 督和批评。
竞争是今后发展的最强动力
说到垄断,我们就要谈到竞争。竞争是今后电信发展的主题,但对熟悉垄断 经营的电信企业,竞争毕竟是全新的课题。比如,为了扶植新兴企业,政府就要 采取不对称管制,对中国移动这类过去的垄断企业采取严格管制,对新兴企业相 对放开,以缩小垄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形成有效竞争局面。这一措施无疑对行 业的总体发展有利,但对中国移动这类企业就未必是好事。那么中国移动将如何 面对市场占有率将无可避免地下降这一局面?
虽然前10年我们在垄断的体制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垄断已经不适合 今天的发展,而竞争才是今后发展的真正动力。
竞争要有前提,而对手的实力相当是重要前提之一。因此我们很同意政府扶 植新兴企业的不对称管制政策。
但是作为企业,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持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和追求利润最大 化。我想,我们的应对策略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做好分子和分母这两篇文 章。
所谓企业经营都离不开一个数学关系,这就是分子和分母的关系。电信前10 年的发展是不断把分子做大???扩大用户量,这当然是必要的。但今后,我们除了 继续做分子的文章外,更要做分母的文章,把分母缩小,以求得更大的效率和效 益。
在分子上,虽然竞争会使我们的占有率下降,但我们力图提高每个分子的含 金量,以广泛的网络覆盖和优质的网络服务,吸引话务量大的大客户,保证营业 收入不因为占有率下降而减少。
在分母上,由于过去是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可做的文章将更多。比如,过去 我们的思路是在各地建设自己的营业窗口,但现在我们将改变思路,与其他行业 合作,利用人家点多面广的优势,为中国移动服务。这样既解决了我们服务的覆 盖面,又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同时又使合作方受益,可谓一举三得。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思路是竞争促成的。花钱、招人是发展业务最传统办 法,如果没有竞争的压力,大家很容易就走老路。只有有了压力,人们才会开动 脑筋,去找更新、更好的发展道路。
除此之外,中国移动面对新世纪通信技术进步与激烈竞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将按照国际企业运作惯例和国有企业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引进内部竞争机制, 增强企业活力。瞄准并紧跟世界先进技术,根据我国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引入新 技术、推出新业务。同时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平。争取在三 到五年内把中国移动建成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移动通信运 营商。争取用十年左右时间把中国移动建成世界一流通信运营公司。
-- 寂寞—直情冷漠
无聊—无野好聊
甘你此刻的心情又如何呢?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34.2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