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w_vivi(双子不亦乐乎~~)
整理人: chocho.1(2003-07-29 20:37:01), 站内信件
|
有人讲的红楼梦的教化作用"。。。。。。",估计是从其哲学角度看的,我却想对其在政治,在国计民生的角度上,看看它所具有的教化作用。。。。。。
今日新闻淮河洪水泛滥,危及沿江两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四川一些地区也出现了严重的泥石流,使很多人失去了生命。由此,便想到了正在读红楼梦的我们是否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刚好,又有人提到了红楼梦的教化作用,突然想到,若是这红楼梦连淮河之急都可解,那我就一定要给曹雪芹立个长生牌位了!
可是,仅仅苦读一本红楼梦,是不能帮我们抗击任何自然灾害的,更是不能解救眼下淮河之急危的。
我想,一切中华儿女都该放眼天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能轰轰烈烈做一番事业出来。当然,这也许说的有些大了……不过,不管是否有这样的能力,不管是否有这样的机遇,至少我们心中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念在。这样,我们才能贡献自己的力量,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更加昌盛发展,才能使我们国家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再说教化。
传统文论从"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观念出发,很早就形成了重视文学教化作用的传统,比如,我没有生活在唐代,无法拥护白居易说倡导的文学该为政治服务之类的主张;我也没有赶上建国初期,关于对待红楼梦应该为政治服务的那些政治活动,终不免有些遗憾在心里。当然,这样的主张不免片面强化了政治的重要,忽视了文学作品在文化方面的成就,个别时候,可能甚至会成为一些人排除异己的工具,影响到某些人身和人生的变化,搞的人心惶惶。可是,我们是否也该因此而忽略文学的政治意义,忽略了它的教化作用呢?
首先,正面讲,假如再有类似于外强侵略我国的事情出现,红楼梦不可能指导我们团结国民力量共同抗战的。那些喜欢红楼梦的文人骚客们是否有可能投笔从戎,为国家利益而战,为人民幸福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呢?也许文人们现在早已习惯了风花雪月,根本端不起枪,握不起剑了,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还有一些人,他们甚至什么都不懂,不知道何为红楼梦,不知道何为曹雪芹的,他们已习惯了舒适安逸的生活,只看到眼前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安危的……
当然,由于作者个人的局限性,将红楼梦只立足于个人人生的角度上描写一段辛酸往事,虽然我没有从哲学,从人性的角度上仔细分析过红楼梦所能带给我们的作用,但我也知道,人是不能丧失了浪漫的,老庄的书我没有读过多少,不知道其中对"旱、涝"的防治有什么独到见解。红楼梦我读过很多很多遍,我崇拜它的美,欣赏它的修辞,甚至有时候迷恋于它的意境,可是,我发现,它依然没有提到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并且我隐约能感觉到,它不能调动起我们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它不能帮助我们树立起积极的人生目标。再进一步,视野扩大,它更不能对整个人类的进步做出什么贡献。
在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探索过程中,审美(红楼梦中的美)与教育(所谓现实教化作用)的相互包容性关系仍然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所以我的总结是:哲学教会了我们如何思想,怎样理想, 但这样的教化却达不到我们对穿衣吃饭的要求,事有轻重,事有缓急,生存和发展,才是硬道理。
<注: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我几乎出现了两极摇摆的现象,有人可能更加赞成从审美的角度看红楼梦,我绝对不反对;也有人会更希望让它产生一些"教化作用",我甚至也很想发掘这方面的东西。想来想去,想的我头疼,最后的结论,只能代表我现在一时的观点,也许我明天想的又不一样了。。。。。。哎……>
不过,反过来,我们也要说,这(指我前面所提到的现实意义),不仅仅是红楼梦所具有的缺陷,同时,这也是任何一本书,任何一个文学作品所达不到的。不仅红楼梦达不到将淮河治理好的任务,而且,任何作品也达不到这个高度,满足不了我们这个无理的"愿望"。
我们不能对它寄予太多奢侈的要求,甚至拿它去分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因为,也许这个作品中本身并不能达到完美,它的思想体系并不完善,糟粕也许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挖掘其间有益的东西,抛弃那些落后的,腐朽的东西,使之符合现实,联系到实际的、社会的东西。
这样看,我们只有在现实中创出一种理论,形成一套完整的、合理的、积极的思想,达到精神与物质,审美与现实的统一,更使它来唤起我们的热情,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指引我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鼓舞我们去奋斗,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为了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
〔仙吕宫〕喜春来过普天乐·十大恶人
琉璃殿暖香浮细,
翡翠帘深卷燕迟,
恶人谷里春风起,
闲纳屡,
见那儿有十二个粉蝶儿飞嬉。
黑柳媚一缕,
文子一兄弟,
一片林中羽,
一身巴国布衣,
一阵风清和,
一场吉祥雨,
侧身听海,远望见一湾蓝天若水,
想曾经一度小楼春雨,
一个双子宝宝,
一个二分之一,
另有一个灵光飞烁火焰迷离。
再一个雨夜与她梦里为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