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oldoxiaoke(网易钟馗)
整理人: franklin6610(2003-07-10 10:04:16), 站内信件
|
又发现了一个明显的股票论者!
香港是金融中心,这一点我承认.关于财赤问题,我们可以查查95到场
2002的香港财经报告.95年到2002年,港府的税收总越来越少,开支越来越
大.这是大家都清楚的,在所有税收之中,跌幅最大的就是工业, 包括玩具
业,电子业,制衣业等等...而在以往的税收制度中, 占最大比重的产业就
是工业.本土工业的辉煌开始于60年代到80年代. 很多商品都印有香港制
造的标志,这也是港人的骄傲之一.
从每年的税收就可以看到,真正支撑香港经济基础的是工业. 当然我
的意思不是否定金融业,金融业把香港的经济层次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
次.所谓金融业是为什么服务的呢?它包括了股票市场,银行等等, 还牵扯
法律界,甚至很多行业.就拿最主要的股票来说,股票主要就是为各种进入
股市的工农业与科技产业公司集资的市场,简单点说股票市场就是这些企
业产权的交易场所.那么经营股票, 首先得要有需要其集资发行股票的实
质性企业做母体.而这些母体当然还是有实际生产产品的企业了, 包括世
界各地的各种工商业,农业,科技企业.那么如果没有这些母体公司或者说
这些母体公司如果弄虚做假的话,这些股票还能有什么真正的实际价值可
言呢?就拿香港的盈科来说,当初发行股票的时候,那真是火的不得了. 可
是这个公司的实质性商品又有多少呢? 说白了就是泡沫,本身就没有创造
与其股价相当的价值,所以到头来看看现在的盈科股还值多少钱, 盈科现
在实行的又是什么制度,裁员的多少? 这些消息在各大媒体上早已不是新
闻了.可见纯粹着眼于股票数值上的操作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商品, 不断
变化的只是一堆闪动的数字,如果没有能产生物质商品的企业作为发行主
体,那么抱着一堆股票能吃饱吗?如果照这个股票论者的思路,那么香港就
不需要其他产业了,只要把股票做好就OK了,要知道香港700万人, 都靠做
股票维生的话,我看要饿倒一大片.
之所以今天香港经济差,撇开人的因素, 实际上就是工业流失造成的
结果,没有这些企业,税收在哪里? 这些企业都到内地去了,当然是把税交
给内地了.之所以这些企业不回流,不能简单地说是老董和政府的责任,就
企业主的利益来说,当然还是把企业设到内地来的更划算. 如果你是老板
的话,你愿意一万块养一个员工还是一万块养四个员工? 再加上以股票和
房地产制造的泡沫越来越多,房租,水电费,税收,等等...在香港设厂的成
本是和在内地设厂的成本没法比较的,这也是工业移动的必然规律. 97之
前,肥彭的大加薪水,大搞福利其目的就是在此,表面上香港人个人实际利
益增加了,但是长远利益却被损害,各类企业都走了,总不能全港市民都去
玩股票吧?我相信如果700万人都以玩股票为生,那么破产跳楼的就多的数
不清了.毕竟股票和房地产这种东西,里面的人为因素太大,水份也高.
至于你所说的"香港是金融中心,不是农业中心,工业中心, 投资也不
限在本土."这一点我同意,但是请不要数典忘祖, 只剩下金融的香港不可
能是个繁荣的香港,就算繁荣也只会是表面的.投资不在本土,那已经是既
成事实了.不投资在本土,自然税收就不会交给本土,而且以香港人秉承中
国人精明之传统,在做帐上也自然是厉害的了. 比如说新界TAXI司机减价
后,司机抱怨收入减少, 可是TAXI公司的车辆卫星检测系统却明明显示了
司机的有资形成增加了20%以上,就算每公里单价减了,可是计算总行程的
话,司机收入还是高的,一个月12000的入息, 这在内地的TAXI司机是不能
想象的,这件事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明明收入增加却说少了.就香港形式来
说,政府确实统治处于危机状态,但是有没有人在故意制造事端,这也是很
明显的.说到这里又于我所说的问题有些离题了,就此打住.
至于你,一个没有什么经济常识的人, 很有可能也是一个没有通篇完
整看过第二十三条的人,说的越多,错的越多,可是蛮横无理缺丝毫没有改
变.我不想对于你个人表达什么看法,可能说多了你会说我人身攻击,但是
你的无知我无法忍受,所以才"出言不逊".如果令你不快,我表示遗憾.
---- 醉卧林下语颠狂 笑啖鬼首三百颗 举杯环视群魔舞 不辞长做网易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