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oldoxiaoke(网易钟馗)
整理人: franklin6610(2003-07-05 16:37:35), 站内信件
|
有些人说香港现在是病的很重,如果他们的比喻正确,那么就用治疗做个比
喻。如果天天对病人说“你没救了!”,那么就算这个病人的病并不到要命的地
步也被这种话吓死了,可是现在这种天天对病人说这种话的人很多。
其实埋怨,指责对于经济来说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稍微了解香港经济结构
的朋友就知道,香港没有重工业,只有轻工业。自从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劳动力
生产成本低廉,离市场距离近等原因导致香港的轻工业70%以上都搬到了大陆,
而且轻工业北迁的步伐还在继续,俗话说“无工不富”,失去了轻工业的香港也
就失去了作为税收基础的工业税收。
面对不断发展的竞争,没有大量工业税收做基础的香港,必然会导致财赤的
出现,财赤不是政府无能的产物,而是经济结构缺陷的产物,在这一点上,香港
和珠三角地区唯一的负债市“珠海”状况是基本一样的,都是没有了作为经济基
础的工业。
那么工业的流失,必然导致财赤和失业率上升。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理论
上说,只有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了,这也是唯一的出路,因为现在在香港发展
重工业或者是吸引轻工业回流都是不切实际的。前者对于环境和目前的地理条件
来说,不适合;后者出于成本问题也是不会大批迁回香港的。要解决财赤和失业
率只能从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入手。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旅游是其中一大
重点,还包括饮食,住宿等等。从目前的港府施政方针来看,是完全正确的。但
是要注意一点,“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立的”,旅游服务发展的再快,也不可能
在短期内就能吸引上千万的游客来港,吸引游客,增加旅游市场分额是一种长期
的投入。拉斯维加斯有今天的成就,也不是说五年,十年就能成功的。再看看高
科技,虽然有不少项目上马,但是香港所拥有的真正领先于世界的技术有多少?
已拥有的技术能转化为商品的又有多少,仔细想一想就能知道,香港目前的经济
结构性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特首在一两个任期内就能解决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
来看,就算换谁来当,没有一个长期的时间情况都是无法改变的。
香港之所以有现在的地位,完全是由于把握住了几个契机,一个是四九年建
国后,国际上对中国的围堵,香港成为了整个中国对外的唯一桥梁,这种中转地
位使香港得到了第一次发展的原动力。第二个就是改革开放后,香港也还是抓住
了这个机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产业。当然,随着中国的
发展,香港的中转地位将会慢慢消失,因为完全开放的中国是没有必要存在所谓
中转的。
七月一号的游行,是展现了港人的极度不满情绪,但是在发泄之余,好好思
考一下,种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政府固然有其责任,但是经济的调整能简单
地以政府的行政命令就可以解决了吗?把责任完全推给政府是无知的,不负责任
的表现。政治说穿了就是经济的产物,只有经济左右政治,这一点是没有本末倒
置的。
香港有个公益广告说的好“与其咒诅,不如祝福”,香港现在确实病了,而
且病的不清,每天对这个病人说些“不行了的”这种话,其居心何在?大家都是
“食脑”一族,用脑去想想,其实谁居心叵测一看就知道了。
---- 醉卧林下语颠狂 笑啖鬼首三百颗 举杯环视群魔舞 不辞长做网易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