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arolinejune(小魔女再度分裂)
整理人: freeforall(2003-08-03 01:51:31), 站内信件
|
走出小店,我们看到很多极具中国农村特色的标语,在怀疑着自己对革命不够忠诚的同时,却不得不佩服中国人伟大的语言创造能力。“结贫穷的扎,上致富的环。”这等名言恐怕到了高等学府的研究所,也一定令办公室里的老学究们拍案叫绝。
又走出了民房集中的地方,走到江边浑然天成的绿洲,突然看见有几匹马儿在吃草,恬然无虑,旁边的人悠然自得,如此清闲真让我十分向往。突然想起,这马放南山,解甲归田,一直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最完美的“功成身退”的梦想,可是自古以来,又有多少人能完成这个愿望?我们羡慕乡间的静谧,可是乡村人却钦羡着城市的繁华,就如同两个世界一样,彼此都想到另一个中去,只是没发现两个都是围城。
我们在葱密的山林中走着,发现这回当真无路可去,之后悻悻走回,向牧马人问明白方向,又走了一段田埂,来到一个渡口。江面狭窄,只是水流颇急,是游不过去的,渡船开离岸边数米,我们大声呼叫,最终登上渡船,船家向我们抱怨上级如何盘剥他们的过渡收费,我想起去年在兴坪划地为治的码头,不禁莞尔一笑,这也实在太符合“共同富裕”的理念了。
到了对岸,发现渡口竟然叫做“冷水渡”,我十分思疑这便是某位名家笔下月黑风高的渡口的原型。不过这么秀丽的渡口怎么也不可能与杀人越货联想到一起。离开渡口一条大路往前走,就是兴坪了。我们虽然已经饥肠辘辘,但也咬牙挺着,走在坑洼的村庄小路上,向着兴坪进发。因为离开了漓江的沿岸,所以这段路的风景并不迷人。
走了大概1个多小时,我们又听到漓江熟悉的水流声,看到它青绿的身段。它在拐了一个大弯之后重新出现在我们眼前,我看到了远处兴坪码头,游船横七竖八地停在那里,江面已经不复当年船只来往穿梭的热闹,汽笛声销声匿迹,漓江终于回复了它原来的清平,似乎比之前更加动人。我选择了一个漓江远景,拍下了这次旅途唯一的一张带人像的照片。
沿着小路走入兴坪镇,却发现了一些很有特色的民居建筑,古色古香,狭窄的小巷,潮湿的地面,修长的人影,一幅典型的水边古镇的画面,似乎在周庄也曾相识,只是少了江南的柔媚,而多了属于漓江的清雅。走出小街窄巷,便看到开阔的兴坪镇大道,往日熙熙攘攘,今日格外寂寞,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回阳朔的车,吹着夹沙带尘的风回去了。
晚上我们在玫瑰木解决了饥饿问题,P说那牛排算是阳朔上乘的牛排了。我在他的不经意的狂倒辣酱之下,皱眉吃掉了整盘辣不可忍的意粉,酒足饭饱之后,我们继续泡在明园。这回能看到来自深圳的朋友,终于又成功搭讪了一回,竟让我们兴奋不已,结果我那天没能写完计划中的第二篇,惟有留在第二天再补了。
我没有选择拿铁,却尝试了欧雷,坐在吧台上看老板调咖啡,聆听他对咖啡的理解,觉得与小小的咖啡豆又走近了一步,嗅着浓浓的咖啡香气,心情上升到愉快的界线。
---- 小魔女——我心似镜
小魔女城堡
欢迎前来南版和客版的别室
机贱揾钱医,人贱没药医,口贱没得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