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qstory(晓红)
整理人: chocho.1(2003-11-08 23:24:06), 站内信件
|
每次读到那一段,“ 此时大观园中比先更热闹了多少. 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他十二个人皆不过十五六七岁,或有这三个同年,或有那五个共岁,或有这两个同月同日, 那两个同刻同时,所差者大半是时刻月分而已.连他们自己也不能细细分晰,不过是"弟""兄""姊""妹"四个字随便乱叫.”,我心中总要感慨一番,脑子里立刻呈现出一幅要多美好有多美好的画面。真是让人羡慕又嫉妒啊。
这些人虽然都很年轻,可言谈举止包括思想都相当成熟,这点实在令我自愧不如。
宝钗就不用说了,从小就懂事,性格又稳重,算早早熟吧。
黛玉虽没宝钗熟得快,但竟也能在十三四岁便作出了哀婉沉郁又清高傲世的葬花词——想我这么大的时候还只会写xxx读后感/观后感或者努力奋斗报效祖国的文章。
探春就更厉害了,十五六岁便理家,还懂得秉公办事,实在了得。
湘云青春活泼,算是符合年龄性格了,不过能说出“是真名士自风流”,可知思想境界并不幼稚。
宝琴年纪虽轻,但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十首怀古诗兼赋文采与有见地的观点,惊艳于贾府。
惜春四小姐,作者老说她小,不懂事,却也是众人皆知的“心冷口冷”了。
相比之下,香菱就显得幼稚多了,尽管她比宝玉还达三岁。想她在拐子身边生活了七八年,受了虐待,又学不到什么东西。后来跟在宝钗身边,又跟黛玉学诗,算是有长进了,不过仍然很单纯,大约是其性格使然。
丫头中典型早熟的是袭人吧。妩媚温柔,不管她行事出于什么目的,对宝玉她确实是很体贴很用心的。其他的如鸳鸯,紫鹃,麝月。例如黛玉早年与宝玉吵架时,紫鹃劝黛玉,说得于情于理,难怪黛玉视她如姐妹。
真正较幼稚的该是那十二官吧。看那几个女孩跟赵姨娘打架的场面,真叫人可叹可笑。不过藕官又算特别,她给死去的菂官烧纸钱以及发表那一番让宝玉感慨的关于新欢旧爱的话语,已经说明她的情感并不很幼稚。
---- 几处狂飞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