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社区互动>>○ 今日视点>>视点推荐>>2003年推荐>>2003年六月>>〖今日视点〗推荐2003.06.10

主题:〖今日视点〗推荐2003.06.10
发信人: tf386930(天枫)
整理人: tf386930(2003-06-20 21:49:32), 站内信件


                       

                             (一)                                  

推荐文题:[香港龙情]  200*年的思想

推荐作者: franklin6610(我思故我在)

视点掠影: 当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听到一些老同志说已工作了十几年了,心中总是觉得很遥远。当十几年过去了,听到新来的同事用同样赞叹的口吻来形容自己时,我不由得去到镜子前看看自己的胡子和脸上的皱纹。  


                                (二)

推荐文题:[开卷有益]  瞬间与永恒

推荐作者: jxydxhy(坐看云起)

视点掠影: 生命是一个永不回头的矢量,“粗陈梗概”的话,完全一样:出生――活着――死亡。我们常常问的问题是,生命有多长?有多短?生而为人,我们追求永恒。


                                (三)

推荐文题:[笑看风云]  把人生讴歌成诗

推荐作者: piao751104(落花人独立)

视点掠影: 人生或许给你我留下辉煌,或许留下一世的哀伤!但那又怎样? 
许多年以后你我是否还能从容的翻开记忆,把酸甜苦辣 
用华丽的字句讴歌成诗~~~~~?




                                (四)                                  

推荐文题:[潮汕风情]  建筑风格的变迁

推荐作者: ilchi()

视点掠影: “新马路”、“中马路”的称呼,使我们可以想象出,当年汕头市民看到一条条马路的开拓,而显现出来的喜悦心情,以及建设的先后次序。从老城区越往东走,见到的骑楼就越少。新马路和中马路基本上还是“骑楼一条路”,但外马路几乎没有骑楼,中山路和几条南北向马路也少多了。说明20世纪30年代的市民们,对骑楼的“不满”与日俱增,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正在提升。而马路的名字也渐渐起得“进步”和更有时代特征了。除了上面说的“民生”“”民族“民权”之外,在外马路和中山路之间,先后有了“博爱路”、“爱华街”、“共和路”,从一定意义上讲,也体现了汕头市民政治意识的觉醒。



                                (五)

推荐文题:[潮汕风情]  "电车头"到"轻便车头"

推荐作者: ilchi()

视点掠影: 现在可以谈谈“轻便车头”的来历了。“盐埕头”就在中马路(也就是后来的民权路)上,这里是老城区和新辟城区的接合部。从“小公园”到“中马路”要走15分钟,从更远处的西堤码头则要走25分钟。20世纪20年代末期,汕头市区向东扩展的步伐加快了,外马路已经越过被称为“崎碌”的巨大沙丘,到了沙丘的末端,俗称“崎碌尾”。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