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z.farmer(中场七号)
整理人: gaosuiying(2003-06-06 23:48:37), 站内信件
|
从来没有一首词给我如此强烈的震撼感。
鹧鸪天 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词作者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信不信是你的事,但有这么句话介绍他:靖康、建炎间,屡召不起。牛吧?!后来还是做了官的:绍兴三年(1133)以荐补右迪功郎,五年(1135)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晚落致仕,除鸿胪少卿,秦桧死,依旧致仕。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七十有多,也算长寿了。词里每一句,都充斥着一种让我无法抗拒的张力,一种酣畅淋漓的力量。有没有想到令狐冲?虽然受尽艰险困苦,但一生潇洒自如,放荡不羁,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自由自在,笑傲江湖。
朱敦儒一生横跨两宋,前半生以红尘为畏途,视富贵为敝屐。据《宋史·文苑传》记载,靖康年间,宋钦宗召他至京师,欲授以学官,他固辞道: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终究拂衣还山。这首《鹧鸪天》可以说是他前期词的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自我形象的生动写照。
清都就是道家说的紫微,上帝居住的地方,或者说是天庭。《列子·周穆王》曰: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词开篇便“狂”,杜撰官名,以管山水为职,更言为“天教”。以下云云,无非既狂而妄,一发不迭。
溯源而上,李太白也是一位性情中人。“李白一都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读完朱词,不禁拍案:又是一位“谪仙人”!诗万首,酒千觞!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荀子·修身>)。除此而外,再无他法可以理解“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了。再细看,“且插梅花醉洛阳”,有些纳闷:洛阳以牡丹为最,词人何不说“且插牡丹醉洛阳”呢?周敦颐曾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词人志洁,自然不肯垂青那“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的牡丹,而宁取那“千林无伴,淡然独傲霜雪”的梅花了。清人黄蓼园曰:希真梅词最多,性之所近也。
愿做清都山水郎。你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