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3年 文集目录>>chocho.1(暗夜紫)>>>>随口说说

主题:随口说说
发信人: chocho.1(暗夜紫)
整理人: chocho.1(2003-08-16 20:54:08), 站内信件


    一位法国深知中国文化的学者说,法国人读了法译本《红楼梦》,怎样也不理解中国人怎会那么推崇这部令人读了不懂的作品。令人读了不懂的是译作,不是《红楼梦》原作,原作虽也有部分地方令人费解。译作不佳,当然无法对原作作出正确判断,这时放弃判断,也理所当然,不能要求评委予以优惠评价,译作成绩40分的,给予原作80分。(摘自《万象》2000年7月号)

    都说外国对于《红楼梦》是完全没辙,除非他自己深通了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化,然后再拜上冯其庸,周汝昌为师,研究上多少年,或许才能完全领悟^^

    是残荷的一句话忽然让我兴起了说说译本红楼的话,这原本就是十分惋惜的事情译本的失败,并不是一两年的事。刚才转的帖子里,便提到了一对夫妇,译红楼的,似乎姓杨。他们夫妇,一个中国人,一个外国人,中国人精通中国文化外国文化,那个外国人也如此,因此说来,应该翻译的不错,(以前我就说过这个问题)但是结果非常令人失望。

    翻译红楼,不仅要有强有力的英语功底,要到运用自如更甚国人(外国人)的境界,这是第一;对于红楼有深刻的认识,而且非常深刻,不是小打小闹的那种。因此说,这是很难重合的两个因素。

    按理说我不该有这个遗憾,我只能遗憾红楼是否真的要永远沉默在中国?或许我不该有别的遗憾。但是,我有。这里未免又要说到张瑛。以前我也说过。若是能将红楼梦译得最好的人,目前为止应该只有张瑛,可惜,她死了,也从来没敢动过这个心
。不知道会不会是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了。
  
    因为那两个条件,她符合,而且完全符合。但是我不能只用一个条条框框的符合来表达我的遗憾。

她成名以前是专为外国杂志供稿,十分得观众喜爱,她是用外国文字写中国东西
她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十分权威深刻
她对于英文已经达到了比外国人还外国人的境界(她的姑姑语)
 即使是本最枯燥的英语化学研究的书,她拿在手里也津津有味
……
她爱红楼梦,深爱,狂热的爱,一生的东西都受其影响

    等等等等。这只是些最肤浅的例子。我觉得,她有一千一万个理由让我去猜测与遗憾,除非她真的译了一段出来,而且不堪入目,我才会停止这种遗憾。但是,没有机会了。那时候我说,若是有人能将红楼梦翻译到最佳境界。这个人一定是她。可是,如今看来,愿意翻译红楼的人,都不是那种很真心喜爱红楼的人,他们的翻译中,总是多少有些目的,因此他们的翻译中,什么样的错误都有,那种“直桶”的翻译,让人不敢进目,更重要的,是他们缺少了一种感觉,对于红楼的感觉,一个没有真正读进去的人,是不能做到的;当然,有些愿意弘扬《红》的人们,但是,或许是权限与能力不足吧……因此,这注定是让我们遗憾的。

   这么说来,未免太狂热了些。但是,深深遗憾。



----
 
静倾听着我我向夜静听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