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an_z(一帆)
整理人: fan_z(2003-06-02 09:01:31), 站内信件
|
乐平市位于赣东北腹地,地处“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区域内,北连瓷都景德镇,东邻亚洲最大的铜基地德兴,南越万年接交通枢纽鹰潭,西毗波阳处鄱湖平原,是江西省计划单列市,隶属景德镇市管辖。全市共辖14个建制镇、2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1个共库管理局,总面积为197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74万,其中市区人口12万。乐平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湿润宜人。这里物产富庶、矿藏丰赡,素有赣东北“聚宝盆”和“江南菜乡”之称,是国家粮油生产大县(市)和华东地区最大的蔬菜产销基地,已探明的矿藏达23种,尤以煤、锰、海泡石、膨润土、陶粒岩、石英石最为丰富;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赣东北地区的交通要冲,境内铁路、公路、水路交织成网,皖赣铁路、206国道横贯全境,乐德铁路、乐上公路横穿东西,市区距景德镇机场仅45公里;这里山川钟秀、风光旖旎,“泪滩双月”、“洎水环流”、“梅岩雪霁”、“丛玉画图”等乐平十景自古就是旅游佳境,江西省著名风景名胜区——洪岩仙境更是以其洞中全国罕见的奇石、云海、飞瀑、清泉而名闻遐迩;这里历史悠久、人文昌达,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公元178年(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始建乐平县。因县治“南临乐安江、北接平林”,故得名乐平。乐平自古素以“洪公气节(宋代名臣洪皓,其子洪迈著有《容斋随笔》)、马氏文章”而名扬天下,是历史巨著《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的产生地和赣剧的发源地之一,境内至今仍有217座保存完好的融建筑、雕塑、工艺、绘画和文学于一炉的古戏台;这里市场繁荣、工贸兴旺,是赣东北地区商贸中心,已形成以煤炭、食品、纺织、建材、机械、化工、医药、电力等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格局,全市共有各类工矿企业500余家,个体私营从业户数8000多户,有9项产品获国家级奖,36项产品被评部、省优产品。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济身于江西省十强县(市)行列。
乐平在改革开放中崛起、奋进。这座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古邑,而今已发展成为一方人文昌达、美丽繁荣的新兴城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1992年撤县设市以来,乐平市充分利用、发掘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后劲增强”的目标,弘扬“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乐平精神,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经济建设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在稳定发展第一产业上,大力实施“稳粮、促棉、兴菜、增收、富民”战略和跨世纪绿色工程,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在加快发展第二产业上,坚持把加大主攻工业力度、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工业成为乐平经济大厦的重要支撑;在繁荣第三产业上,充分利用交通、地域优势,积极发展商品市场,加快培育和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和体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着力培植有乐平特色的旅游业,使第三产业成为乐平经济大厦的新的增高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始终立足建设跨世纪新乐平的高度,每年都要投资5000万元至1亿元以上,着力加快农田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城市建设步伐,使乐平经济大厦的配套硬件设施更趋完备。在扩大开放上,坚持敞开市门,筑巢引凤,大力优化经济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使招商引资工作成为乐平经济大厦的重要助长器。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35.49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8.0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7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099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65元,年末居民存款达27亿元。
---- ^ē^ ^ě^ ^ō^ ^ǒ^ ^ǔ^
┏━┳━┳━┳━┳━┓
┃一┃舟┃轻┃海┃阔┃
┣━╋━╋━╋━╋━┫
┃帆┃满┃逐┃风┃波┃
┣━╋━╋━╋━╋━┫
┃是┃日┃再┃回┃首┃
┣━╋━╋━╋━╋━┫
┃我┃已┃千┃山┃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