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enyihui2002(无惧)
整理人: fan_z(2003-06-02 08:58:32), 站内信件
|
崇义毛竹』
毛竹株型刚直挺秀,圆通有节,枝叶翠丽,鞭根发达,生长快,产量高,纤维长,富有韧性,自繁力强。崇义县
各地均有分布,呈小块状或连片夹杂在常绿针、阔叶树林间,多分布在山脚、山腰、山窝,甚至石壁高山上。全县活
立竹4953万根。据《当代中国的林业》记载:崇义竹林面积大,蓄积多,是全国141个重点产竹县之一。
毛竹可制作各种农具、日用篾器、篾席、乐器和工艺品。远销五湖四海。
〖返回〗
『崇义阳岭茶』
是本区古老名茶之一。明代被列为“贡茶”,每于岁春省今茶户办荐新茶;民国25年(1936)获浙、赣特产联展
会一等奖。
阳岭茶产地处于云雾缭绕的高山,是茶叶生长的理想环境。该茶外形条索状,白毫多,以泡后茶色清澈、碧绿,
香气浓烈、持久,饮后甘醇润喉,令人神怡等特色而闻名省内外。
相传,数百年前,阳岭山上古庙天井旁长有1株大茶树,引来1只白公鸡,早晚栖于其上啼鸣,唾沫落于茶树蔸上,
滋润茶树,年长日久,形成阳岭茶特有的色、香、味。古庙和尚采其新叶制茶,沏条后揭开壶盖,雾状水汽形如公鸡,
饮时香气浓烈,味甘醇润喉。从此阳岭茶扬名于世。
阳岭茶质优,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供不应求。为了满足需要,崇义县建立专业生产组织,发放垦复费,改造旧
茶园,建设高标准新茶园,同时逐步进行茶种的提纯复壮和引种工作,进一步扩大产量与提高质量。
〖返回〗
『龙南板栗』
主产于渡江乡的红星、下坝、上圳、下圳、莲塘、黄花、陂坑,里仁乡的栗园,桃江乡的窑头,临塘乡的大田、
临塘,程龙镇的八一九、豆头,东江乡的大稳、江头,马牯塘镇的会龙、龙陂等地。 全县年产量300吨左右,其中国
家收购几万公斤。品质优于日本栗和欧洲栗。清末以来,一直为赣南外贸出口创汇的大宗商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
有声誉。
龙南板栗的特点是:个大,饱满,肉脆嫩,味香甜,营养价值高。据化验,每百克栗肉含淀粉60~70克,蛋白质
5.7~10.7克,脂肪2~7.4克,并含有钙、磷、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B、C。是生熟食和烹调之上品,加碱粉可制作
各种美味可口的糕点。具有补肝益脾、健胃生津的功能。栗花可治腹泻,根皮能治痔疮。树材质地坚实,纹理清晰,
耐湿抗腐,是优良的建筑、家具用材。
为了更好地发挥优势,该县已把板栗生产列入基地建设之列。
〖返回〗
『宁都小布岩茶』
小布岩茶是江西赣南创制独具一格的国际名茶,产于宁都县小布垦殖场。因茶叶产自雩山山脉钩刀咀峰的岩背脑
而得名。
茶园地处峰峦重叠、翠竹成荫、林海茫茫之中,全年雾日110天以上,无霜期280天,年均光照时数1300~1350小
时,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15.4℃,年降水量1721毫米,相对湿度85%,最宜茶树生长。因而苗壮叶厚,滴翠鲜嫩。
小布岩茶是以摘自此地的一芽一叶初展嫩芽为原料,当天采摘当天炒制。
品茗专家评语是:“外形弯眉显毫,条索秀丽锋苗,内质嫩香持久,且伴自然花清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
鲜爽,叶底嫩绿匀净,饮后回甘留芳。”冲泡三四次滋味不减,令品饮者叹为茶中绝品。1982年被评为江西省八大名
茶之一。1986年获商业部部优名茶和全国名茶称号。1991年在杭州举行的“国际茶文化节”上,获国际茶文化节优质
名茶奖。1993年出展新加坡国际饮料博览会,获优秀新产品奖。1994年获蒙古国国际商工贸产品博览会金奖。年产量
1万公斤。
〖返回〗
『上犹玉兰片』
以竹笋为原料精制加工而成,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山珍。相传,北宋文学家苏轼吃了玉兰片之后曾风趣
地说:“要不俗,须吃竹”(指玉兰片);南宋大诗人陆游曾称赞玉兰片“味抵驼峰牛尾狸”。
上犹玉兰片是用冬笋尖制成,形如象牙,通明如玉,质地脆嫩,味鲜美而清香。它营养丰富,还含有天冬酰胺,
是一种纤维素丰富,而脂肪和淀粉含量极低的天然食品。1985年,获省优、国优产品称号。产品除行销京、津、沪、
穗等大城市外,还运销日本和港、澳等地。
〖返回〗
『信丰脐橙』
脐橙,因果顶有“脐”而得名。果实呈球形,表皮橙黄,大而无核,肉质脆鲜,甜酸适度,风味清香,享有“脐
橙进房香满堂”之盛誉。
1971年,由信丰脐橙场从湖南引进种苗,始种脐橙。主要品名是朋娜、纽荷尔。1974年始挂果,1977年首次出口,
深受好评。香港果品公司反映:脐橙果型好,品质佳,市场反映亦颇好,预料销运可有作为。 1979年1月,信丰被国
家计委、外贸部批准为脐橙生产基地。1985年,信丰脐橙产量达7.8万公斤。 1988年,县境内扩大脐橙种植面积,除
脐橙场外,集体及个体均栽种脐橙。 1989年底,全国第三次优质水果在江西南昌市评选,信丰脐橙以87.76的高分中
选,获得农业部的优质产品证书。 1991年,在105国道沿线建立百里脐橙带,树苗长势良好,多数已挂果。1994年,
全县脐橙产量达15万公斤左右。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
〖返回〗
『兴国茶油』
茶油又名清油,以茶子为油料榨成。兴国栽种油茶历史悠久。清《兴国县志》记云:“茶油一曰木油,兴国山阜
多种茶子。其树坚而叶厚,青翠茂密,凌冬不凋,11月开花,瓣白心黄,花谢结子,含苞孕实,将一周岁始拾子,剖
仁榨油。色味甘香清洁,专入食馔,膏发亦佳。吴人购之,入玫瑰、素馨、兰桂诸香,为甘油。兴地所产,甲于他邑。
商贾收贩,终岁不绝。”兴国现为江西茶油产量最多县份之一,最高年产量达285万公斤,一般年产200万公斤左右,
是兴国特产。茶油色情味香,营养丰富,常食茶油可使胆固醇不增高,尤宜于高血压病患者食用。也是制作高精食品、
人造奶油及化装品、润滑油等的优质原油。兴国茶油畅销县内外。
〖返回〗
『兴国灰鹅』
是经过长期精心选育形成的地方优良鹅种。1700多年前晋人所撰《稽神录》对兴国养鹅已有记载。分大型和小型
两种:大型者称棉花鹅,体重3.5~4.5公斤,中心产区在古龙冈; 小型者称石潭鹅,体重2.5~3公斤,中心产区
在均村、兴江。
兴国灰鹅具有觅食力强,耐粗饲,抗逆性强,生长快,个体适中,肉嫩味美,骨脆皮薄,脂肪低,蛋白质及碳水
化合物含量高,肥而不腻,营养丰富等特点。1981年在广东广贸协作会上对兴国灰鹅、广东青源鹅、狮头鹅的品味鉴
定中,以兴国灰鹅为最佳。
1986年国家科委实施并验收的“星火计划”、农业部实施并验收的“丰收计划”及国家计委实施并验收的“兴国
灰鹅基地建设”项目,促进了兴国灰鹅的大发展。1991、1992年,被省鹅鸭工程领导小组授予一等奖。第一期工程的
4年间,全县饲养量达640万羽,出笼480万羽。1994年饲养量达196万羽,出笼141万羽。 产品远销广东、福建及港澳
地区。
〖返回〗
『寻乌 1— 1-9柑桔』
在1975—1986年的12年培植中, 由寻乌县园艺场从温柑大叶尾会中选育了柑桔罐藏优良品种寻乌1-1-9。该项
目是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现已在全县推广种植3000亩,年产量在100~150万公斤。
其特点是:适应性强、耐旱、耐瘠,在多种气候、土质条件下,均生长快,结果早,丰产、稳产。株平产量50多
公斤。座果率高。果型中等大小,横径5—6厘米。果面颜色横红鲜艳,光滑有亮泽。果肉橙红,组织紧密,瓤瓣半圆
形,最宜加工,加工合格果占全树80%。做成全去瓤衣桔片罐头,颜色红,瓣形美,肉脆,无渣,无核,甜酸适度,
风味独特,余味深长。可溶性固形物12.48%,糖分11%,酸0.86%,糖酸比13:1,维生素C35毫克/100毫升果汁。
果皮薄,原料吨耗率低(在1.07~1.12吨原料/吨罐头)。剥头、分瓣、去络容易,糖水清晰,无白色沉淀,橙皮甙
少,加工的适应性为全国最好。鲜食亦佳,且耐贮藏,可贮至春节后,为人们所喜爱。
该果品1981年获江西省人民政府优秀科研项目四等奖;1987年,中试产品获国家轻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西省
农牧渔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获全国轻工食品博览会荣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