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aozhengyou(凌风)
整理人: heartkiss(2003-07-20 17:24:46), 站内信件
|
1910年5月29日飞机与火车赛跑
如今,飞机比火车快得多,但在飞机刚刚诞生的时候,这种新玩艺儿还得通过比赛来证明自己的速度。
1910年5月29日,在纽约《世界报》的赞助下,举行了一场飞机和火车的赛跑,从阿尔班尼到纽约城,最后飞机获得胜利,飞行员格伦-科蒂斯获得了一万美元奖金。
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次登上珠峰
希拉里在顶峰上留下了英国国旗
尼泊尔国旗和联合国的旗帜
希拉里
两位紧密合作的登山家还没有想到
他们会为谁是第一而争论不休
新西兰登山运动员埃德蒙-希拉里以及他的尼泊尔舍巴人向导坦新成为首次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人。在此之前,这座世界最高峰曾有9次留下了人类的足迹(其中一次是1929年运气不佳至使全军覆没的马洛里-埃文远征军),但他们均未成功地征服峰顶。
他们两人5月29日上午11点到达海拔29000多英尺的珠峰之顶。他们在顶峰仅停留了15分钟,坦新在顶岭插上英国、尼泊尔、印度及联合国的国旗。希拉里拍了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希拉里以他的成功来庆贺今天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加冕。他已被女王封为爵士。
这次成功的登山活动是由约翰-亨特上校组织的,亨特选中34岁的希拉里率队攀登珠峰。登山队2月离开英国。5月从18000英尺的大本营开始攀登。他们沿珠峰南坡向上攀登。首次登顶的尝试是在5月26日,但由于缺氧而告失败。
1958年5月29日全世界都在转呼拉圈
在1958年,如果世界上的哪个地方没有人玩这种美国塑料圈
就说明这地方尚未“与世界接轨”
有史以来真正风靡世界的玩具,是由加利福尼亚州圣加夫列尔的两个年轻玩具制造商做出来的。理查德-内尔和阿瑟-梅林是一家名叫惠姆-奥制造公司的合伙老板。1958年3月,在纽约的一次玩具博览会上,有个熟人告诉他们,有一种大木圈正在澳大利亚到处流行,孩子把它套在屁股上转着玩。回到公司后,内尔和梅林便开始制造木圈。但做了2O来个,就停下了。他们不喜欢木头的,想用塑料来试一试。到5月,他们做出了符合他们要求的东西,他们用花花绿绿的聚乙烯管做成3英尺大的圈,每只售价九角三分,可得毛利16%。惠姆-奥公司的这种新玩具定名为呼拉圈。
要取得这种玩具的专利权是不可能的,到劳工节时,便已有十多家公司依样仿制,另立商标出售。这年秋天,若把国内外的仿制品通通计算在内,呼拉圈的总销售量估计有几千万个。使用的人多得使欧洲的医学刊物纷纷发出警告,谨防因过度激烈而损伤身体。实际受伤的例子非常多。在荷兰的莱登,有个荷兰妇女被送往外科手术室去割除阑尾,但经医生检查,发现她的病实际上是腹肌受到损伤,而这完全是因为套上呼拉圈旋转过猛引起的。在英国,呼拉圈的销售量达到25万个,英国医学会发出警告说:“凡是己发现有心脏病的人都不能玩呼拉圈,凡是缺乏训练的人都不能一开始就玩得太猛。”在日本,医院急诊室里挤满了因玩呼拉圈而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和脊椎骨错位的病人。
约旦的扎伊奈太后旅欧返国时,行李中也装着一个呼拉圈,按说这足已以证明呼拉圈并非不正当的玩艺儿。可是,有些玩具制造商仍不免心情紧张。成年人所以愿意观看别人玩呼拉圈,是因为有些人屁股的扭动颇富诱惑性。那年秋天,每当举行橄榄球赛时,常出现一种意想不到的乐事:那就是观看迷人的乐队女队长发狂般地扭动着自己的腰部,引得成千上万的观众欢叫不已。
不管看的人会有什么样下流的想法,这种美国新玩艺儿在其他国家照样十分风行。在德国,没有孩子的德国人要买玩具总有点说不过去,为了避免让人看见,他们请商店把货包好,在夜间送到家里去。一支比利时探险队出发去南极时,在他们的行装里也有20个呼拉圈:这笔钱是作为文娱费用开支的。在华沙,一家为青年办的周报竟谈到,“如果轻工业部和手工业局还不开始生产呼拉圈,我们在这方面的进展,特别从国际范围来看,就将大大落后了。”这两个部门仍然拖拖拉拉,于是呼拉圈就通过东德走私进来。
呼拉圈热来得快,去得也快。到1959年夏,许多城市的垃圾场上都堆满了丢弃的呼拉圈。但不管怎样,从这种狂热完全可以看出,美国群众文化生活中即使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世界其他地方都会有多么巨大的影响。
(根据网上资料编辑而成)
----
网易北京社区《家》版版主
网易上海社区《竞技场》版版主
网易北京社区《锅碗瓢盆》版版副
每日经典 蔻女孩 军旅生涯 咱当兵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