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K专栏·原创>>ft.858专栏>>浅谈名人于人性的败笔

主题:浅谈名人于人性的败笔
发信人: ft.858(蓝色的眼泪)
整理人: coralberry(2003-05-27 03:34:34), 站内信件
    茶余饭后,我唯一的休闲方式就是读书了。斜倚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看书,对平常百姓来说,是一件既温文尔雅又比较省钱的消遣。  
    其实仔细想想,生活里,经常会有一些令人深思的事情的,有心人偶尔将其凝注笔端,竟也成了鲜活精致的小文。可是,读名人的花边新闻就不同了,小市民非常关注名人的笑话,大概是因为名人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吧。某名人吃饭盯着小姐使劲瞅;某电影明星打官司抱着狗;某小国的太子妃流产啦;某大款花三千万暴炒三流演技的女友;某个靠揭民族伤疤的导演又跑到国外逮着个小狗熊;某位歌星签约出售自己的肉体,最近还明目张胆地演唱“让我轻轻地告诉你”;某位四川籍名女人年近半百答记者问时羞答答地说“人家女孩子怕羞么,嘿嘿嘿”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老百姓向来只有看热闹的份,听来的、看来的、小道流传的新闻足够装满上衣和裤子的口袋。非常感谢少数新闻工作者废寝忘食的工作,他们太辛苦了。  
    步入商品社会的文人们都很忙。有的忙下海淘金;有的忙着骂名人、骂名著、骂因特网;有的忙着投笔从戎,楞装新人类,摇摇晃晃地从事着电脑写作这一伟大事业。近闻某女性月刊千字千元,名家写手、业余文人、文学青年趋之若莺。排队送稿的事情不知道是否发生过,但据业内人士传说,家庭主妇特别爱看,发行量突破百万,主编和钞票相顾莞尔。新鲜的东西绝对能引发人的好奇心,有人看过三期《xx》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净是些张三包二奶、女友怒拔刀、大款很悲惨的奇闻怪事,估计推选为大丈夫反面教材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案例真实嘛!聪明绝顶的编辑总能定期鼓捣一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东西来,于是乎,月刊封面明星照,三流演员出写真。为艺术献身和热爱艺术是两码事,但摆在桌面上的钱如果达到一定厚度,献身就显得很正常了,而且会献得很彻底。  
    名人理直气壮地出书、走穴、在电视屏幕上晃,老百姓顶多在嗑瓜子时想起他们,老百姓还是要吃饭睡觉勤奋工作的。为养家糊口而奔波的人群是大多数,他们关心的是鸡蛋和酱油的价格,如果有人问他们名人的一本书、一首歌、一分钟的广告值多少钱?他(她)们回答肯定就是 三个字儿---“ 不知道 ”!  
    前几天十分认真地读了一篇文章,名叫《晚安纸家具》,文章中列举的几个故事很深刻。其中记录了诗人邵燕祥出书的经过,书名是《人生的败笔》,书中收录有诗人1966--1970年间所写的交代材料、检查报告、思想汇报、批斗会记录、大字报底稿等等文字。书的作者对多年前的旧作充满忏悔,他谓之可耻的、犯贱的、发酸的作品我一篇都没读过,但我还是浑身发冷,对一个刚跨完世纪的长辈不化妆的忏悔,表示钦佩!这当然要比某位名人夸张粉饰的狗屁自传值钱!!  
    真正的人举手投足都不需要掩饰;  
    真正的名家作品几代人都在朗读和思考;  
    真正的悲哀是看不见自己人性的泯灭;  
    真正的朋友往往是在你危难的时候伸出援手;  
    真正的弱者是举起拳头大喊装酷一看见敌人来了就飞跑出战壕高呼撤退的伪君子。  
    人性是一个挖掘不完的宝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都在寻找那把锈迹斑斑的铁锹,想不起来用手、用牙齿、用心灵的思考去挖掘。  
    人性的败笔,每个人都会有的。重新审视自我的灵魂,才是真正的爱自己。不管你是谁?天依然很高,海水依然很蓝,地球依然一半很黑一半很白,你终究还是你自己。  


----
  
▇▇▇▇▇▇▇▇    
▇☆笑看风云☆▇    
▇   斑  主   ▇ 
▇☆月色朦胧☆▇    
▇   斑  斧   ▇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