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anderyiao(一休)
整理人: fan_z(2003-05-18 13:44:04), 站内信件
|
钟(火加介),字淑宪,号昭民,明朝分宜山泗(今抄场乡)人。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后为太理寺卿,工、吏部左右侍郎,左都御史。
钟(火加介)为官硬朗,办事认真,讲究清廉,在他近二十年的仕宦生涯中,一贯如此。在他充任左都御史前一段时间内,任太理寺卿,”夙夜匪懈,懈尽厥职“任顺天府尹、京兆尹时,”以严驭吏,始终谨慎从事,“夙弊一清”。(梁佳值《都宪钟(火加介公墓志铭》)钟(火加介)年轻时在县、府读书时,便以德行文章著称,得到分宜县令徐聘和知府黄鸣乔的赞赏。入仕后,器识沉练,办事缜密谨慎,为官硬直,不吹牛拍马,不随波逐流,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他对民间疾苦,“赈济老弱孤贫”,也很关心。崇祯初年,朝廷要加派辽饷,规定按田亩加派。可是江西按原税粮的石数加派,每石九厘。袁州府宜春、萍乡、分宜、万载四县的税粮,从明初开始,同瑞州、南昌两府县一起特别加重(因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时,袁州、瑞州和南昌三府归陈友谅占有。陈友谅为了穷兵赎武,同朱元璋争天下,曾将这些地方的田赋比宋、元时增加一倍左右。陈友谅最后是同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作对的。元朝垮台,朱元璋得了天下,建立明朝后,“因恶陈友谅”,上述三府县加生的税粮没减除,照样征收,因此,这三府县的税粮比起全省其他府县就特别重了。这笔加重粮的豁免,袁州与瑞州直到清朝顺治十一年才解决)。以每石税粮包括的田亩来说,袁州各县的又最少,全少别的府县,一石税粮有的多至一、二百亩的,少的也有上十亩,而袁州各县,只有五亩八分。如按税粮石数计算,袁州府原有税粮二十一万七千石,则要加派辽饷一万一千多两,另外还有浮征一万二千多两,相形比较之下,袁州府县的加派负担就比别的府县特别重了。因此,钟(火加介)倡头,邀集袁州在京乡官张承诏、袁业泗、彭大科、袁一凤、袁一鳌、袁继咸等人,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向朝廷上《减派辽饷公疏》,陈述江西派法不合理,老百姓苦不堪言,言词激烈,其中说:“奈何嗷嗷一郡膏血已尽,骨髓俱竭,向犹称贷饶家,今家家疲于竭泽,遍闾阎而萧条”、“乡里亡徒十已三、四,长此不已,闾阎半作丘墟,阡陌悉惟榛莽”。一针见血,揭露抨击了封建统治者对农民残酷的经注剥削。最后提出:即使不能按亩均摊,浮加的一万二千多两也得“于田多粮少郡县酌量通融”。疏上,同意了“照亩均派”。后虽部格未完全执行,也解决了袁州农民负担畸重的一部分痛苦。
---- 我是一只被人打的满地找牙的蚂蚁
我是一只被人拨掉两根头发的蚂蚱
我是一只被人砍去两只手臂的瓢虫
我是一只被人斩了所有大腿的蜈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