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华北篇(京、津、晋、冀、内蒙)>>河北>>美丽的草原

主题:美丽的草原
发信人: ztnet(珠江泡泡)
整理人: sinyi(2003-05-24 10:32:43), 站内信件
“碧野无垠千景秀,跨马迎风任君行,放飞心绪无归意,静夜繁星悟人生”的赞美坝上草原的诗一直诱惑着我。 
  “坝上”作为地理名词,特指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带,又因气候和植被的原因形成的草甸式草原。张家口以北100公里处到承德以北100公里处,统称为坝上地区。就旅游地域而言,主要又分为丰宁坝上、围场坝上和张北坝上。 
  久居喧闹都市的我感到几分厌倦,8月中旬,与家人一起选择了张北坝上,怀着一颗稚心让蓝天白云在那梦中萦回缠绵的坝上放飞心情,让草原的篝火点燃心中无限的热情和美好的希望…… 
                  
  中都草原好风光 
                  
  乘车从张家口沿崎岖山路盘旋而上,经元代诗人郝经所描述的“中原南北限西岭,野狐高出大庚顶”的居于中原和漠北天然分界线的野狐岭,领略元代诗人陈学“野鹊山头野草黄,野狐岭上月茫茫,五更但觉无风冷,帐顶青毡一寸霜”诗中意境,过苏蒙联军烈士陵园,就到了坝上,遥远的天际与眼前一草一木一样清新明丽。 
  一上坝,车外的风景着实吸引了我们,映入眼帘的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草原风光。极目远眺,天地相接处一抹碧绿,起伏的草原宛如海浪。天纯净得像透明的碧玉,洁白的云有的像团团擦拭碧天的银絮,有的像朵朵绽开在空中的白莲。山与地缠绵一体,绿得那么生气勃勃,间或野花点点,是清新中迷人的艳丽。如茵草毯上时有成片洁白的羊群,在碎金般阳光的影里,悠哉悠哉,像是草原的宠儿。鸟儿也在空中伴着车内音乐翩翩起舞,画眉、百灵、叫天子,各种各样的鸟在天上和周围婉转啁啾,像在欢迎我们这远方的来客。 
  从张北县城去草原旅游区,沿途是宽广的草滩、奔驰的骏马、雪白的蒙古包、嬉戏的牛羊,“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动人歌声似乎在耳边萦绕。 
  蓝天白云、茵茵绿草、群群牛羊、点点毡房、袅袅炊烟,清新宁静,大草原的辽阔与秀美令人陶醉,它独有的自然风光和大地原土的清香,将城市的喧闹声抛的无影无踪。最令人陶醉的是那草地里的鲜花:野罂粟像倒挂的金钟,紫莞花像细长的喇叭,鲜红的野百合,娇黄的金莲花,雪白的野芍药,还有很多从未见过的花,千姿百态,吐艳争芳,偌大草原简直是个天然的大花园。轻风吹过,那没膝高的青青绿草和五颜六色的野花随风摇曳,奏响一曲草原之歌。 
  中都原始草原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原始草原,纯美、壮阔、凉爽。据说早在元代这里就成为皇家狩猎、避暑、巡幸之地。千顷草地上的羊群与万里蓝天中的片片白云竟相浑映,白云轻飘,羊群蠕动,在遥远的地方浑然一体。蓝天白云下数座蒙古包散落草间,绿草丛中美丽的欧式小木屋点缀其中;百灵高歌、黄鹂争鸣;马蹄哒哒,驼铃声声,还有那沁人心脾的草香,令人心旷神怡。离开日常紧张而喧嚣的生活环境,一下子来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面对蓝天、白云、绿草和在阳光下悠闲吃草的成群牛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儿像鸟儿一样轻松。 
  在这无垠的草原上骑上一匹高大威武的骏马,一展骑士风采,可涌出几分古人的豪情。我小心地爬上马背,按牧马人的指点,左手牵嚼,右手拉缰,马步由慢到快,随着动作逐渐熟练,我的心情也渐渐放松,抚摸马鬃,轻拍马脖,马儿温顺地载着我漫步草原。驰聘于草原之巅,放眼望去,周围是青山环抱,绿水潺潺,抬头是湛蓝的天空,朵朵白云仿佛从头顶飘过,您已融人那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大自然之中。脚下一加劲儿,骏马飞驰过座座丘陵,风呼呼地从耳边吹过,眼前的草儿不断地扑到身后,此时马儿疾驰如风,上下颠簸,我匍匐身子站在脚蹬上,抓牢缰绳,享受着奔马之乐。 
  当夜幕拉下,白天深邃湛蓝的天空变成明媚灿烂的银河。月儿出场,低低挂在天边,一派“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风光。黑夜里,篝火燃起,碳火烤羊的特殊香味在草原上弥漫,火光闪闪、祝酒声声,喝一杯醇香的奶茶和美酒,朝霞般的篝火点燃你无限的热情和美好的希望。当我效仿着人们接过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在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的同时,再吃上一顿鲜嫩的手扒肉,真正体验了蒙古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质朴与豪爽。 
  在张北坝上草原,我注意到有的草地还围着护栏,风来草低却不见牛羊的身影。原来这里北接内蒙古,原属稀树草原,由于过度开垦和放牧,近些年有七成的面积成为沙漠化土地。从2000年起,在政府的帮助下,开始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世世代代习惯于放牧的农民,将散养的山羊、牛逐渐变为圈养的小尾寒羊、奶牛,在退下的耕地上实行林草兼作,种植优质牧草,保证圈养牛羊的饲料。通过改良品种,农民虽然不再放牧,却增加了收入。 
  近年来,政府部门结合坝上防风治沙、“一退双还”工程,把开发草原特色旅游作为坝上一项主导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促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旅游发展的路子。为了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张北县先后建成了中都草原度假村、安固里淖草原度假村等一批集旅游、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草原旅游景区,日益显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蓝天,白云,碧草,新鲜的空气,圆圆的蒙古包,散发着浓香的奶茶”,张北坝上草原独特的魅力确实令人着迷。在这里观赏坝上草原的盛景,骑着草原烈马,信马由缰地去瞧那成群的牛羊,再奔向远方的敖包。看那草原的美景:雨后朦胧的彩虹、漫地无名的野花、落日迷人的晚霞,还有子夜清澈的星空…… 
                  
  草木掩映“元中都” 
                  
  一踏进张北草原,当地人总是如数家珍地讲述关于“元中都”的那些故事。张北坝上早已做足了“元中都”的文章:“元中都草原度假村”固然已经吸引了各地游客;那“元中都加油站”、“元中都饭店”、“元中都旅社”等等,几乎随处可见…… 
  元中都,这个史书少有记载、史学界也很少涉及的神秘都城,在考古工作者多年的努力下,终于撩开了面纱。元中都处在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道上,始建于元大德11年(1307年),后被红巾军烧毁。经历了数百年的大漠风沙,仅有城墙残留。听说前几年元中都的废墟残垣在茫茫的荒沙显得非常醒目,让人想起被风沙吞噬的楼兰古城,想起风沙越来越多的北京城。 
  如今,昔日风沙口的古都已藏到林草深处,成了草木掩映的旅游区。当年从元中都中间穿过的公路,已经从旁边绕开,新起的树林将旧城址围起,林边还有成千亩连片的草地。这铺满紫花苜蓿、沙棘等的草地平平整整,根本看不到牛羊的影子,促动这“沧桑之变”的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在各部门的支持和当地干部、群众的拥护下,中都遗址退耕、改道、设网栏、建管理处,遗址里按原来的建筑格局种上不同的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地展示出宫苑城池的旧貌,使这一遗址成为兼有文物价值和生态功能的观光旅游区。 
  为了更好地保护元中都遗址,这里开阔的高原上同样是天苍苍,野茫茫,却难觅牛羊的踪影。 
  一座都城往往是一个朝代的文化、政治、军事或是经济中心,它折射出的建筑、艺术、历史等各方面的信息格外丰富和博大。元中都在建筑规格上更接近元大都,体现了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我们相信,不久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座集考古研究,蒙元宫廷建筑,草原民俗文化,坝上植物栽培于一体的公园式露天遗址博物苑,这颗冉冉升起的草原明珠会熠熠生辉。 
                  
  安固里淖水涟漪 
                  
  当我们迎着草原升起的朝阳来到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湖──安固里淖时,真的被坦荡的草原和浩瀚的湖水惊呆了。 
  安固里淖,蒙语是有鸿雁和水的地方。辽代时这里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鸳鸯泺”。800年前,这里水面广阔、草原坦荡,天上有成排的大雁飞翔,地上则鲜花盛开,各种鹅鹭狍鹿栖息草丛。从辽至金元,鸳鸯泺一直是皇室游猎避暑之地。辽时“南伐点兵,多在千里鸳鸯泺”。安固里淖车威风,马嘶鸣,显赫了四百余年,到了元代,安固里淖游猎进入鼎盛时期。 
  在草原上有水就有生命,安固里淖一带南临中原腹地,北倚漠北草原,周围则地势平坦、水草丰美,实为洞天福地。安固里淖度假村以古朴粗犷的草圆风情和碧波荡漾的水滨风光为基调,以神奇优美的古老传说和渊源浑厚的蒙古文化为背景,辅之以现代娱乐休闲设施,融以古韵民俗、塞外风情、现代创意于一体。 
  安固里淖湖畔草原面积达23万亩,水域面积10万亩。四周坦荡无垠的草原环抱着波光涟漪的湖泊。既有牧区草原苍茫雄浑的格调,又有江南水乡的明媚清秀的色彩。在安固里淖边放眼望去,湖水似一条长长的白色哈达,把远山和草原连在一起。收入眼底的是“风击水,浪拍岸,摇橹撒网捕鱼忙”的水上风光。时值落日,金色的晚霞像鱼鳞一样横跨大半个天空,给无际的草原和湖水罩上一层变幻不定的色彩…… 
  在这里,除感受到皇家猎场的气势和神韵外,还目睹了那硕大的敖包,《敖包相会》的歌声在耳边萦绕,联想到蒙族青年男女相恋的情景。 
  中都、安固里淖蕴藏了深厚的草原文化,长期以来,接纳着汉民族和草原民族的变化,就像这里南来北往的风一样反映着民族间的融合、变化的历史,令人感叹! 



----
    看彩霞纷飞,云来云走悠悠而过 
  看雪雨冰霜,电闪雷鸣飒飒北风 
  看红日磅礴照不尽 尘世苍茫 
  看月光如水洗不去踯躅身影 
  怅然凝望彩虹,桥那端可有痴情的守候 
  苍穹下 
  悬崖上 
  孤鹰在振动伤翅 
  心语无声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