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K专栏·原创>>ft.858专栏>>酸甜苦辣爱书人

主题:酸甜苦辣爱书人
发信人: ft.858(蓝色的眼泪)
整理人: joyce_85(2003-05-09 10:14:23), 站内信件
    书,这种人类文明的载体,是对读书人永远的诱惑。  
    以前,生活还很贫穷,在物质生活尚不充裕的时代,精神生活更是极度的馈乏。那时候,我搜集一切能找到的书籍,从<<三国演义>>到小学语文课本都成了我的课外文学读物。我幼小的心灵就象久旱的土地,多么渴望文学之雨的滋润啊。  
    由于贫穷,我小时候从未光顾过书店,并且离家几里路远的车站才有专门的书店,摆有几本书卖,这里就象是沙漠中的绿洲,成为我向往的地方。如果发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回家就采用偷(当然是从自己家里)、要、扣、拿等手段“聚敛钱财”,常常是当我兴冲冲地拿着攒够数的钱去买书时,那本自己心仪已久的书已经名花有主。有的时候当得到自己想买的书的时候,那种兴奋的心情真可以用家乡的一句话来形容:“比讨个老婆还高兴哩!”  
    上了高中、大学,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满足了我阅读的欲望,可买书却仍然是我心中永远的痛。因为对书籍有种特殊的爱好,有的书在读了以后,还想自己拥有。可贫寒的学生生活却使我这种愿望常常不能如愿。记得在大学毕业前夕,我想买一套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和几本与专业有关的参考书,可惜囊中羞涩,怎么办?我制订了一个买书的“一个月计划”:紧缩生活开支,增加智力投资,并提出了十字方针:“少吃一份菜,多买几本书”。经过一段时间的勤俭节约,当我抱着一大摞书回到宿舍时,同学吃惊的说:“你小子想搞批发啊!”  
   参加工作后,自己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可前几年微薄的薪水却使我常常陷于馒头与书籍的两难选择之中。有一次,在书店见到了一本余秋雨先生的<<文明的碎片>>,余秋雨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学者型的作家,他的散文文笔优美,气势雄浑,凝聚着历史的沧桑感。可书的价格使我犹豫再三,最后我终于找到了买这本书的“理论”:“抽烟的人一个月要抽掉几本<<文明的碎片>>啊,买!”可惜的是这本书在一次办公室失火时烧掉了。  
    如今上了网,高科技给爱书人的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远程图书馆使我很容易的就能得到自己想查阅的著作。可是,闲暇时我仍喜欢去书店转转,体味一下坐拥书城的滋味,闻一闻新书的纸香和墨香。 


----
  
▇▇▇▇▇▇▇▇    
▇☆笑看风云☆▇    
▇   斑  主   ▇ 
▇☆月色朦胧☆▇    
▇   斑  斧   ▇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