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zx225(雪狐)
整理人: chocho.1(2003-05-06 21:27:39), 站内信件
|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从来没有想到一本书能够不知不觉中融入你的血液,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你自己,等你回头找它的时候又杳无踪迹。
从我开始喜欢红楼梦,一个女孩就开始走入我的心中,二百年来褒贬的文章读了那么多,我一直在思考她为什么那么值得我顶礼膜拜,任何语言都无法准确的说出她的可爱——聪颖、美丽、敏感、率真,真善美并不足以代表她的魅力,无数才子佳人迷塑造了那么多的真善美,在她的面前显得那么苍白与呆板。也许她的小心眼儿与和她的任性给她平添了勃然生气,也许她的潺弱让人倍生怜爱,她的才情为人梦寐以求,许多许多,用增一分则太多,减一分则难足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林妹妹总是站在我的面前,一会儿轻顰浅笑,一会儿泪眼凝思。
懵懂中经历了不知道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感情,我一直在思考,我最喜欢是她(们)的什么,爱一个人虽然说不清楚但并不稀里糊涂,混沌中有一种东西是实质的。直到有一天因为这个分手时我才清楚它是什么。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小窗幽记》中的两句可谓看透世情,深悟人性。
宝玉的抛却娇妻美妾是必然的结局,多情公子必到无情丈夫,真情幻灭犹如油尽灯枯,不可复燃!
“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宝黛的知己情深,就同在这一“任性”之中,宝钗同有那一份美丽温柔与聪颖,却只能和宝玉同床异梦。宝玉曾言“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儿来,再老了,更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人变,其实是心变,天然本性的丧失。本性的纯朴自然在物欲侵蚀下一步步丧失,美丽不再!宝玉仕途经济的混帐话在大观园中只有黛玉能听懂,黛玉的伤春悲秋,宁肯枝头抱香死,他们对天性的执着,美丽的珍重以及对世俗污浊的蔑视远远超越他们稚小的年龄,超越了那个时代成为红楼梦不朽的灵魂。记得某位哲人说过,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今天依旧有黛玉、宝钗,有凤姐、湘云,依然有不同的心灵不同的追求,宝黛精神在那个时代不朽,在今天和明天魅力依旧。
无聊之中(困于一室数日,只能温习佳片自娱!)刚刚重看了茜茜公主,她的任性同样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永远的记忆,任性也给她带来那么多的痛。那个时代的宝黛何尝又不是,在别人的心中,他们永远是不懂事的孩子,不为人所理解,只能惺惺相惜。这一份美丽实在太孤独。
记得刚到贾府的黛玉何其的任性,无论是对管家婆还是保姆嬷嬷,个性的张扬带来更多的小女儿气,更让人又爱又恨;越到后来她的任性就越内敛,她的任性就只能在疼爱自己的宝玉面前显露,何尝不是一种可怜,一种悲哀。
因为任性,他们更像孩子,因为任性,他们也更加可爱,因为任性,他们也更执着于那一分理想,一份美丽。孩童时总是稚嫩的梦想改变这世界,长大时总是无奈的接受被改变,当我们越来越长大,越来越失去孩童的天真,失去梦想,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悲哀?!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宝黛梦想的破灭,一个含泪夭亡,一个含恨弃世,难道这是人类永远逃脱不了的宿命吗?难道只能在梦想中才能保留这一分美丽?!
ps:又一次夜深难眠,孤寂之中想起这些年中失去了太多,追悔不已!
---- 深深葬玉,郁郁埋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