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eemoon(SeeMoon)
整理人: sinyi(2003-07-14 20:26:58), 站内信件
|
2003年5月4日,阴晴不定……
早上八点四十五分,在广卫路踏上517路车,票价¥3.00/人,当然可以用羊城通。上车打瞌睡,在鱼珠码头站下,在鱼珠码头过渡到长洲,成人票价¥0.50/人,不能用羊城通。
初次踏上长洲岛,民居拥挤。信步走向南海神庙,在附近有班车开去长洲岛跟赤坎相连的小桥,好像45分钟一班,票价¥2.00/人,不能使用羊城通。下车后,过桥(十来米:)),等去小谷围的班车,忘了多长时间一班:),票价¥2.00/人,不能使用羊城通。
在小谷围总站下车,就是往新造的码头(从番禺市桥有车到新造,在新造过渡也能上小谷围)。码头旁边有一段江岸,修得很干净,绿化带后边就是艺术村,N多的别墅,坐在江边吹着江风非常写意!
艺术村周围都用高大的围墙或者高大的栏栅围着,进入要登记,我们没有进去,只是在大门口往里张望和在外围兜了半圈……感觉像一个居住小区。虽然别墅各式各异,但之间相隔太近,感觉拥挤,而且似乎是没有一个整体规划,总觉得好像是一大堆单独看都挺漂亮的建筑挤在了一块。不过单独看每个别墅就真的不错,有的象城堡,有的象玻璃宫殿……呵呵仅仅是在外面看了一下,连皮毛也算不上,千万不要让我的看法误导了!!有机会还是进去观赏一下吧:)
小谷围很多地方都贴着拆迁公告,都是为了大学城的用地。我们去了旁边的练溪村,也是列入了拆迁范围。
村里面还住着许多居民,民居之间离得挺亲密,但没有冼村那样的拥挤,处处感觉到一种邻里和睦的氛围。老旧的建筑不多,也没有刻意去保护和修缮,新旧建筑照样的挨在一起。
老房子跟珠三角的传统建筑都差不多,都是大块石条做地基,青砖垒墙,弯弯翘起的屋檐,屋檐下画着各种吉祥、忠孝之类的壁画,有些在墙角上用砖雕装饰。踏着石板铺就的小路,左转右转,居然找到一间蚝壳屋,还挺大间呢!
祠堂修缮得比较好,屋梁上还有简单的彩色浮雕。老人们坐在祠堂屋檐下的石阶上聊着天。
许多老房子门前都有宽宽的排水沟,将雨水、生活用水集中排走,应该当初是整体规划的吧。
有些废弃的小屋,就在民居旁边,也没有清理,堆放着废砖断瓦,长着一些灌木、野草,加上雨水的洗刷,残破之中透出一丝野气,很是有趣。
不时下着雨,出着短暂的阳光,空气清新之极,十多只燕子在雨中低低地穿梭嬉戏,如果不是有点烦人地雨丝,非常宁静安逸。
在某户人家屋檐下避雨时,见到对门的民居围墙上有个窗洞,窗洞挤满了望外冒的枝叶,我们正在观赏的时候,呼啦一声,在枝叶之间钻出了一个有点搞笑,而又神情警惕的狗头,把同行的伙伴下了一跳:)小狗前脚搭在窗洞上,脑袋艰难的伸出来,而又带着警惕的神情,却又一声不吭……很是逗人:)村里养着不少狗,却很少听见犬吠声,难道小狗们也不忍打破这迷人的静谧?
走出村口,一棵茂密的大榕树生机盎然,珠三角附近的村落,似乎都喜欢在村口种上一颗大榕树。大榕树旁还有一棵不知道什么树,树干笔直,树干有三四个人合抱之粗!
有趣的是,在村口有间小小的包公祠,供奉着包青天——包拯。
小谷围还有几个村落,也许更加古拙的,我们没有去吧,有时间,来这里走一走,或者找个树荫闲坐半天也是不错的。
另:
上面放了许多个人遐想:)看风景、也是看心情,千万不要因此而寄托太多的希望啊!呵呵
---- 交友须带三分侠,
做人要存一点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