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am726hk(森美)
整理人: franklin6610(2003-06-11 09:10:26), 站内信件
|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五一勞動節是紀念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三十五萬工人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而發起遊行和罷工運動。此後,世界各地的工人都在五一勞動節發起運動爭取勞動者的權益。1886年的罷工工人中流傳一首「八小時之歌」,歌中唱道:
「我們要把世界變個樣/我們厭倦了白白的辛勞/光得到僅能糊口的工餉/沒有時間讓我們去思考/我們要聞聞花香/我們要曬曬太陽/我們相信:/上帝只允許八小時工作日/我們從船塢、車間和工場/召集了我們的隊伍/爭取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歸自己!」
這首歌表達了勞動者一個簡單的願望:工作以外能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以及能夠有自主的生活時間。可是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這種簡單的要求在世界很多地方仍然未能實現。在香港這種地方仍然未有相關的立法保障;在中國大陸雖然有關勞動的法例寫得非常漂亮,但很多時候沒有確實執行,從報章上我們經常知道南中國的工廠剝削工人的情況,或工人運動被壓制的消息。
其實「八小時工作制」的提法有時會引起不必要的爭辯。八小時工作制的提出是要求一種「勞動工時保障」,而在工業時代的工廠生活,八小時工作就是很切合當時情況的一個要求。隨着社會發展不斷變化,有不少國家已推行「變型工時保障」,即是隨不同的行業情況而定立不同的工時保障,例如台灣已立法規定以年、月、周為單位的工時限制。工時限制除了可保障勞動者的生活條件,在歐洲一些國家也以工時限制來推動全民就業,即是在同樣工資的前提下減少每個工人的工作時數,使更多人可以就業。
我們可以預計,在香港報章的報道中,今天的主題會是「非典型肺炎對五一黃金周」的經濟影響。有關工人權益在今天似乎仍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