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imu2121(兜兜@猪猪)
整理人: yong1015(2003-04-28 19:24:19), 站内信件
|
碟报正文:(暂时无原版DVD资料)
碟皇版D9包装封面:
原版封面:
片 名: 走出非洲(中)/远离非洲(台)/非洲之旅(港) Out of Africa (1985)
导 演:悉尼 波拉克 (Sydney Pollack)
主 演:罗伯特 雷德福 (Robert Redford) 梅丽尔 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参考评分: 分数 6.7/10 票数 4272
发行公司:环球(Universal)
影片类型:剧情(Drama) 浪漫/传奇(Romance)
级 别:PG 级
D商发行公司:碟皇影音
碟片格式:DVD-9
首映日期:1985年12月1日
菜单形式:静态中英文菜单(子菜单也一样翻译了)
片基质量:非ifpi银线(偏金色)片(基片基薄)
画面比例:1.85:1(无CC)
碟面印刷:柯式印刷
影碟编号:碟皇特有的DVD9标志
碟片数量:DVD9 X 1
ROM容量:7.80G
文件生成日期:2002.1.5 3:06
影片段落:18
影片章节:4
字幕:英语、中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朝鲜语、泰国语
音轨:AC3-5.1英语/AC3-2.0法语/解说音轨
流畅度:在电脑上拖放自如
全片长:2:40:40
花絮:有49分钟的制作特辑,中英文字幕显示
数据分析:
BitRate平均码率:5.17Mb/sec
PowerDVD数据:
Display Information :
Video Mode : Weave
Display Mode : DirectDraw
FourCC Code : YUY2
Surface Type : Overlay
Video Attribute :
Video compression mode : MPEG-2
TV system : 525/60 (NTSC)
Aspect Ratio : 16:9
Display Mode : Only Letterbox
Source picture resolution : 720x480 (525/60)
Frame Rate : 29.97
Source picture letterboxed : Not letterboxed
Bitrate : 9.80Mbps
Audio Attribute :
Audio Coding mode : Dolby Digital
Sampling Rate : 48kHz
Audio application mode : Not specified
Number of Audio channels : 5
Bitrate : 448 Kbps
Number of Audio streams : 3
BitRate码率图表:
菜单截图:
影片截图: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的爱情伦理片。影片以宏大的非洲为背景,描写了丹麦女性卡伦与农场主、冒险家丹尼斯的恋情。梅丽尔.斯特里普和罗伯特.瑞德福的表演使影片得以进军奥斯卡。
影片根据丹麦女作家艾萨克·丹森的同名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改编。原著与原作者在西方文坛知名度很高,海明威在1954年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曾说:“如果那位美丽的小说家艾萨克·丹森接受过这个奖,我今天就更加感到高兴了。”
影片从追溯往事开始,叙述聪颖美丽的丹麦女作家卡伦·布利克森为得到男爵夫人的称号,于1914年远离故乡,来到东非的肯尼亚,与表哥、瑞典男爵布罗·布利克森结婚,两人共同经营一个有一千二百个工人的大咖啡种植园。后来,英俊潇洒、放荡不羁的英国青年贵族丹尼斯·芬奇·哈顿,从狮子口中救出了卡伦·布利克森。从此,两人一直保持着心心相印、时合时分的关系。1930年,布利克森的咖啡园倒闭,哈顿也因驾机失事坠入山谷丧生。在双重的打击下,布利克森满怀哀怨怅惘离开了她热爱的非洲。影片制作精美、典雅,忠实再现了原著中描绘的肯尼亚原野广阔壮丽的异国风光。
【转网易点评】:
《走出非洲》音乐赏析
在题材涉及非洲这片神奇大地的各国影片中,美国导演西德尼·波拉克于1985年拍摄的《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或译“远离非洲”)无疑是最具艺术性、最富有内涵的一部。它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编剧、最佳摄影、最佳原作音乐等7个奖项。影片配乐由英国作曲家约翰·巴里创作。
全片是从女作家卡琳·布里克森的回忆开始的。1914年,卡琳和瑞典男爵布罗尔·布里克森离开故乡丹麦,来到了位于非洲东部的原英国殖民地肯尼亚。结婚后他们共同经营着一个很大的咖啡种植园。刚到非洲的卡琳有一次在没有随身带枪的情况下遇到一只狮子,多亏出身贵族的英国人丹尼斯救了她。卡琳深深地爱上了丹尼斯。由于丹尼斯我行我素、豪放不羁的性格,尽管两人心心相印,但他们的关系却时断时续。1930年,一场大火葬送了卡琳的咖啡种植园。不久丹尼斯也因飞机失事丧生。丹尼斯曾送给她两样礼物:一支钢笔和一次飞行。是他用飞机把她带上了天。翱翔在蓝天中,她觉得自己是在“通过上帝的眼睛”俯瞰美丽富饶的非洲大地。随着丹尼斯的死一切都逝去了,带着心中最珍视的两件礼物,卡琳满怀失落与惆怅地离开了她热爱的这片大陆。她永远不会忘记,丹尼斯在打猎时还带着留声机,他带着“3支来复枪,一个月的干粮,还有莫扎特……”。
出现在片头的配乐主题,是作曲家根据影片一开始我们就听到、而且后来一再出现的一首古典乐曲——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主题的动机创作的。这是男主人公丹尼斯最喜爱的音乐作品。我们听到的这一旋律因此具有一种典雅、高贵的品质,同时又带有着作曲家约翰·巴里最鲜明、最迷人的创作特征。它节奏沉稳,和声宽广,旋律优美,舒展流畅,是约翰·巴里最受人喜爱的银幕旋律之一。在摄影机优秀而忠实地再现的辽阔壮丽的原野上,通过音乐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大地的律动、万物的呼吸和泥土的芳香。
莫扎特的作品在影片《走出非洲》中是以“画面有源音响”方式出现的。从丹尼斯送给卡琳一架留声机的情节起,我们就不断地听到莫扎特的几首器乐作品片段。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积极参与了故事叙事的,是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这部作品莫扎特大约创作于其生命中最后的岁月——1791年,其中第二乐章明显带有室内乐性质。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乐章已被多次使用在世界电影作品中。单簧管独奏的主题质朴宁静、意味深长。在影片的后半部它时时伴随男主人公丹尼斯在镜头中出现。丹尼斯一向不愿受到情感的羁绊与家庭的束缚,拒绝了卡琳想共同生活的愿望。他习惯了独往独来,注定要漂泊一生。在卡琳听着留声机播放的音乐,苦苦等候心上人再度光临的场景中,独奏单簧管静静的旋律似乎在加深她心中的孤寂和失望。
《走出非洲》女主角卡琳由公认的美国首席职业女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她的丈夫布罗尔由奥地利著名演员克劳斯·玛利亚·布兰道尔(Klaus Maria Brandauer)扮演。这位奥地利演员中国观众应该不陌生。大约十几年前北京电视台播放的由法国百代制片公司出品的连续剧《约翰·克里斯朵夫》中,克利斯朵夫的扮演者就是布兰道尔。
《走出非洲》男主角丹尼斯的扮演者是一位最富于魅力的银幕偶像——罗伯特·雷德福。他扮演的那位金发的丹尼斯一身贵族气质。他豪放不羁、云游四方、惟我独尊、风流倜傥。是他驾着一架黄色的飞机从天而降,把自己的女友带上蓝天,让她有机会通过上帝的眼睛俯瞰他们热爱的这块神奇、富饶的大陆。画面上,随着飞机的爬升和景色的变化,音乐的织体在不断地丰满,音色也在不断地变幻。当音乐中的情绪积累到饱和的时候,随着镜头切换成飞机飞行在一大片白色鸟群上空的近景,片头音乐主题一泻千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卡琳心中饱涨的澎湃激情。这是影片中最令人难忘的一组画面。在空中,被深深感动的卡琳沉醉地向座舱后方伸出了手……。
《走出非洲》是一部高品位的、几乎没有商业痕迹的名副其实的大片。它以一种含蓄的怀旧情调,表现了本世纪初人们面对现代文明的畸形发展及其对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侵袭而产生的反思与自省。影片通过故事情节、大量富有诗意的画面和主人公的自白,反映了以卡琳为代表的生活在殖民地的欧洲移民们对于回归自然的向往,以及他们对于土著民族古扑民风的眷顾。影片音乐在取材方面,也表现出了对于非洲民间音乐的尊重以及创作整体构思的全面与丰富。
原声下载:
http://movie.netnest.com.cn/dadie/dadie/music_af.htm
本人评语:
今天去收碟的时候无意中看见了这张碟,就立即掏钱收了下来,我原来收的是D5版本的,这片是由专们勾引人家老婆的罗伯特 雷德福主演,应该是质量的保证!片中的非洲草原风光尽收眼底...强烈推荐没有收的同学快收,而收了的同学又没有看的就快看!
转自《DVD影片不完全手册》
----

宽带网络版宣传大使NO.221
光盘知识新境界!欢迎走进cdrom地带!
欢迎到计算机光盘版作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