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ongkong-xu(东方?败)
整理人: supraboyqd(2003-05-03 19:30:37), 站内信件
|
呵呵,拖非典的福,注会考试延期了,我也有时间创作原创了,基本内容和介绍的差不多,不过人名有变动而已,当然又查阅了很多关于海盗的考证。第一集是5K,2500字,累呀……
第一集里出现了传说中的生物,龙。龙到底有没有一直被激烈争论,不过把没发现的就说成不存在的“唯物主义者”是坚决不信的,说那是图腾。
真的吗?把龙的头说成骆驼长着鲇鱼须子是不是太牵强了?而大量关于发现龙的考证就因为没发现就说成胡诌是不是也有违辩证唯物主义?几千年中国历史龙出现不到十次,中国建国50多年就想发现龙——有那么好运吗?
事实上,根据历史记载和上世纪海洋中发现的龙和龙形海怪来看,龙的外表特征几乎是一致的,没什么演变之说。都是长吻,长须子,带着利爪长着角全身覆盖鳞片而且腥气很重的巨大长条形的生物。
从壁画和史书上看,龙的眼睛近似于青蛙一样突出,但是有明显的区别——龙的眼睛几乎没什么视觉作用;倒是须子非常的长而且粗——以上可以证明,龙是一种生活在深海海沟等光线照不到的海底的动物。不过偶尔会游到潜海游玩,不过几乎退化的视力使龙有时会从入海口游串到河中甚至搁浅在河岸。这就是龙为什么被发现过。而身子很长就说明龙不是以蹼或鳔在水中运动,而是水蛇一样的扭动。
史书记载的龙被发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海里飞出;一种是搁浅在河岸海岸。第一种来分析,其实是龙从海面处跃一下而已,不过龙的肌肉弹跳性极高,加之身体巨大,一跃就跃上半空再扭摆身躯,确实会给目瞪口呆的目击者误认为是龙在腾飞。另一种就是被搁浅在岸边,这时候人们可以远远的仔细观察,并闻到非常剧烈的腥气——从华夏上古发现龙的记载到距今最近的民国时黄河边发现的龙,详细描写龙的特征的都是观察搁浅岸边的龙。厚厚的鳞片同样证明龙的生活环境是深海,即使被珊瑚礁什么刮了也不至于受伤,而周身剧烈的腥气则是皮肤呼吸的两栖动物主要特征,这说明龙是一种生活在深海里由鱼类进化成的皮肤呼吸大型低等两栖动物。而巨大的利爪利牙完全可以肯定,龙是非常残暴的肉食动物,主要食物是以大型鱼类甚至巨乌贼等为食——当然,到了爬行动物时代,又有了海生恐龙以及后来的鲸鱼可以供龙捕食。
上边说过,距今最近发现的龙是在民国时期,而大西洋太平洋发现的巨大长条形海怪同样和中国的龙的特征惊人吻合。而史书记载在商代还曾经被饲养过被搁浅的龙,不过因为缺乏饲养经验而使龙死去了。
而那些被搁浅的龙,一般生命力都相当旺盛,加上古人对龙的崇拜都会细心呵护,因此在下雨时,恢复精力的龙就会回到河里海里,加上龙生活的深海处几乎没被人类涉足,因此没有发现龙的骨骼也就不足为奇了。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龙是一种生活在深海中且性格凶猛的大型食肉的而且数量很少的低等两栖动物。当然,关于龙的记载不止于此,更多关于龙的神秘话题,也许只有随着潜海生物研究等科学的继续发展,才能完全揭开。
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