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erk(如空)
整理人: yerk(2003-06-08 13:46:29), 站内信件
|
【青春档案】偶像时代
生于七十年代的人是没有经受什么大风大浪的一代,他们自懂事起就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所吹拂,人民生活正在向现代化迈进,衣食住行都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改善。三大件不再是手表、自行车和收音机,而是电视机,洗衣机和录音机,从而也为这一代年青人实现自我的理想,放飞美好的希望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他们这一代已的父辈已经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代,兄弟姐妹多是两人,其中还有许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要优于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因此这一代的生活和学习是中国发展历史变革的见证。
有着六十年代末出生的青年的思想的前车,七十年代的一代则把他们的重点放在了一些娱乐项目上了,那时也正是中国娱乐业发展的高峰期,不论是歌星、影星还是笑星都可成为这一代人的偶像,青年学生们已不把政治看成自已在改革开放中作为参与的一员的重要方面了,而是把生活和工作变得实际,把心中的追求化成对偶像的期待,他们再不用象六十年代的青年那样偷偷摸摸地听港台的歌曲了,而是大大方方以港台明星作为自已的偶像放在墙上,写出在日记中。歌星的四大天王成了替代雷锋的人物,而国内的如陈冲、刘晓庆、肖雄、唐国强等一代青年影人,也成为一些年青人心目中的偶像。那时电视业还不是很发达,还没有形成娱乐产业,这些偶像之所以成为偶像是因为他们还具有着很强的神秘感,还让大家羡慕,还让大家觉得他们的成功与我们常人不同。中国大陆也同样作为娱乐的歌曲方面,造成就许多歌唱演员成为一些明星偶像,一些笑星也加入其中,成为年轻人心中的一些有份量的人物。
偶像时代让这些青年们开扩了眼界,了解了世界的更多的方面,突出了生活对年轻一代的影响。而这一代对学习,对奋斗的理解已经完全无法与上两代的年轻人相比了。他们可以抓住任何机会去成功,但是成功过后他们并不一定知道会如何分享这些成功所带来的美好,就如现在我们看那些年轻的歌星偶像们一个个的变成让我们不可理解的人一样。追求的东西可能会让你变得更加实实在在,也会让你飘飘然,但是偶像是不会象我们看不到的那样的,不论他是否成功,成为普通人是他们自我的要求,而面对曾经的偶像们,年轻人可能不理解这是为什么人们会变得如此不堪。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所处的青年时期是中国改革探索最强烈的时期,而在风波过后寻找到新的目标来支撑自已青春的理想,是无奈并因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个偶像时代也没什么不好,换一种对普通人的追捧和与明星的遥远的期待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不高尚不等于龌龊,不理解不等于不需要,好在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还年轻,还具有相当的活力,还会在新的时代举起青春的旗帜让年轻的心得到社会的认同。
20030424
---- 品头论足请到广社【评论空间】
关注社会请到北社【社会热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