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千秋岁---古今评论】>>【生活】>>【青春档案】>>【青春档案】校园年代

主题:【青春档案】校园年代
发信人: yerk(如空)
整理人: yerk(2003-06-08 13:46:29), 站内信件
            【青春档案】校园年代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是中国最大的人口群,虽然在这个年代许多的是经历了自然灾害的洗礼,身体上和心灵上都产生着不可磨灭的痕迹,但是这一代人并没有象他们的哥哥姐姐那样随着激情去把青春放逐于田野山村,他们可控的追求,让他们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受益者。

    八十年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这为六十年代出生的青年们有了理想的选择。上一代青年们在考虑自已如何回归城市时,这一代人则在另一个战场打拚:高考。这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虽然与现在的境况没有多大区别,但是那时人们心理上还没有别的什么出路,只有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才会有更好的出路。由此而来的校园成为这一批青春少年梦想的地方,可是在这里他们实现梦想了吗?

    大学在那个八十年代对于学生们是非常陌生,因为没有人给你讲那里是如何学习的,多少年没有人去想上大学的事,更不讲如何上大学了。那时到大学就如进了保险箱一样,大家虽然没有努力地去想前途如何光明,但是那种自我的释放和压力的减少,使校园变成一片令人向往的圣地。当初正流行港台歌曲、一些多元文化先行冲击了这块园地。那时,有许多同学都借口学外语而让家里买一部录音机,但是录音机里放的都是邓丽君的歌曲。《小村之恋》、《夜来香》、《香港之夜》等等让学子们感受到灯红酒绿与时尚。而迪斯科舞步更让同学们放松心情,激昂青春的力量。到是学习放在次要的位置,因为那时的教师力量并不是很强,老师是否强过学生都是待定的,除了那些老牌的有好多老师资的学校。而六十分万岁的口号成了大家的共同心声,青春焕发在的郊游的野炊地,青春激扬在校园宽大的运动场上青春展现在学生会举办舞会中。虽然爱情在各个时代都不会寂寞,但是风气还没有形成,更没有让人觉得应该早熟一些。偶见的校园情侣可能在拥抱,可能在亲吻,但还没有同居的胆量,有越轨者发现则以开除为结局,这就是那个时代青春在选择中还有一些观念的约束和整合。

    虽然学习变成了任务,但是兴趣总是在青春时期产生。经过三五年的更叠,五十年代的大龄同学的毕业都离校了,校园余下的都是 不见沧桑的孩子般天真的面孔。兴趣变得广泛,生活变得更加多彩,而思想则在这个时候变得复杂无法左右。那个时期在政治教育与改革开放思潮如何接轨这个问题上,谁都没有确切的答案,一些教授的经历和个人磨炼的思想可能成为教育的主流。年轻的学子们无法改变思考的模式,无法思辨可以接受和倡导的方向,全盘西化和如何发展成为不可琢磨的思考。苦闷占据了内心,更有被利用变得让我们感到青春就这样被政治所替代。那一代或许写下了校园青春的历史,更记录下了青春飞扬时自我天堂中变幻莫测的篇章。

    校园青春正在影响着一代人的生活,同学、老师、校友成为当今社会交际的首选,同时也是为了纪念那时的青春,那时无知的探索留给自已的财富。         


20030424
--
青春飞扬的记忆,是否写就灵魂轻盈如风!


----
品头论足请到广社【评论空间】

关注社会请到北社【社会热点】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