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hilingh(游如诗)
整理人: airken(2003-04-18 19:50:59), 站内信件
|
如何衡量球员的能力,是非常直观的,很容易便可做出判断。
昨天的赛事里面,施丹和费高在中场的调度可以说是个人天分的表演。在我看来,他们没有很明晰的阵型和区域分配,简直令人无迹可寻。
唯一让我清楚的是,皇马的定势,就是施丹中路造球,费高走边路(主要是右路)策应,尽量往两边扯。这样一来,可以尽量使中路的密集度减少,施丹有更多的空隙造半长传“地波”或者直塞。而费高又可以在边路发挥自己的快脚突破。
令我扼腕的是,莱奥和朗拿度的位置经常重叠,不但相互阻挡,更使施丹的直传球无从发挥,浪费了两者的天才。直至下半场,可能由于迪保斯基重新“教路”,两人才主动往边移,左右辅位的小范围传切才多起来。这样一来,施丹在中路的调度就更加自如了。
朗拿度和卡路士本场表现都不能令人满意,前者在前场有心无力,害怕受伤的心态表露无遗。后者则频频走中路(就如我昨天所说的一样),不但把“哨牙仔”的位置簪越了,更令希古拿的跑动范围增加,造成赛事尾段的体力不足。
不能不谈的,还有中场的两位后腰,马基利尼和法拉维奥。本来,他们应该组成的是菱形中场。可是,由于施丹和费高的ALL OUT ATTACK,过于压上,造成两人在这场赛事中根本没有位置可谈。曼联的高举高打,快速通过中场,更使他们两人连表演防守功力的机会也没有。
费高左右路都参与进攻,卡路士的突进横推进占中路,两位前锋两位后腰的位置重叠,虽然都可以表现了皇马的天才横溢,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却深刻地揭示了他们技战术水平的不足,或者说是战术纪律性的低下。
这样的球队,如果球员状态良好,当然可以见谁灭谁,可是,当球队处于逆境时,便往往无力回天了。这也是他们在联赛表现的最好诠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