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茶文化>>茶史。>>传说。>>茶之誕生(中)

主题:茶之誕生(中)
发信人: hill1111(南阿一梦)
整理人: actt(2004-07-03 21:35:49), 站内信件
19.因為發酵的輕重,茶被分為「不發酵茶」、「半發酵茶」與「全發酵茶」三大類,不發酵茶如一般熟知的綠茶,半發酵茶就是一般所說的烏龍茶,全發酵茶就是紅茶。
20.殺青過的茶青,要經過「揉捻」,把葉細胞揉破,並揉成捲曲的樣子。因為不揉破葉細胞,茶的成分不容易沖泡出來;不揉成捲曲的樣子,茶葉一片片的,不容易保存。 
21.揉捻的輕重也塑造了茶不同的風味,輕輕一揉便罷的茶,茶性顯得比較年輕活潑,重揉的茶,茶性會變得比較老成持重。所謂「重揉」就是揉捻的時間長,而且施以比較重的壓力與較高的溫度。
22.重揉捻的一個方法稱為「包布揉」,將初揉過的茶青用布包起來再揉,一面揉一面縮緊袋子,甚至於一面揉,一面烘焙,這樣製成的茶就像歷經風霜的長者一樣,喝來茶性一定顯得「老練」。您聽過「鐵觀音」茶嗎?就是經過這樣歷練出來的。
23.揉捻過的茶,最後經過乾燥,就是可以收藏泡飲的成品茶了。白天採茶青,輕發酵的茶要到晚上九時左右才可製成,重發酵的茶要工作到快天亮。製茶中間不能休息的,茶葉一離開母樹,發酵等化學變化隨即進行,必須一路掌控才能製好這批茶。
24.以上所談到的製茶過程,從萎凋、發酵、殺青、揉捻、到乾燥,是製茶上會遇到的全部工序,但如果所製造的為不發酵茶,那就把萎凋與發酵省略掉,如果是全發酵茶,可在發酵之前先進行揉捻,加速發酵。
25.不發酵茶類中最常聽到的就是綠茶,因殺青方法的不同又分為炒青綠茶(如中國有名的龍井、碧螺春)、與蒸青綠茶(如日本有名的玉露、煎茶)。
26.不發酵茶中有一種稱為「黃茶」的(如中國有名的君山銀針、霍山黃芽),製造過程中有一道「悶黃」的手續,因此喝來就不像綠茶那麼生冷,湯色也不像綠茶那麼綠而變得偏黃。
27.不發酵茶中還有一種稱為「黑茶」的(如中國有名的普洱茶),那是在殺青、揉捻後進行「渥堆」,利用溫、濕與微生物進行與上述純屬氧化作用不同的「發酵」,成茶的外觀色澤變黑,但湯色卻是深紅。此種殺青後的發酵被稱為「後發酵」,這種茶也被稱為「後發酵茶」。
28.半發酵茶中發酵最輕的一種稱為「白茶」(如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等),製造時讓茶青進行高度萎凋,但減少攪拌與揉捻,以達輕發酵的目的。此類茶兼具重萎凋茶與輕發酵茶的風味。
29.半發酵茶的主體是被稱為「青茶」的這一群,包括輕發酵的清茶(或稱包種茶)、凍頂,中發酵的鐵觀音、水仙、佛手,重發酵的白毫烏龍。這類茶是中國南部的特色茶。
30.全發酵茶就是紅茶,講求外形條索者稱為「工夫紅茶」;揉捻時就行切碎,以利成茶後自動機器包裝成小袋茶的就稱為「碎形紅茶」。
31.茶的分類,最常用的是依發酵的輕重及成茶色澤而作的這一種:
A.不發酵茶(或統稱綠茶):1.綠茶2.黃茶3.黑茶
B.半發酵茶(或統稱烏龍茶):4.白茶5.青茶
C.全發酵茶(或直稱紅茶):6.紅茶
32.茶青經過萎凋、發酵、殺青、揉捻、乾燥等過程,製成的茶稱為「初製茶」或「毛茶」,必須經過「精製」以後才算完全的成品。精製的目的除使成品外觀美麗外,最重要的是使成茶的品質穩定。
33.精製包括「篩分」,將茶「篩分」成大小不同的等堆;「剪切」,太大的切小;「拔梗」,將茶枝挑出;「整形」,使外形更符合要求;「覆火」,再次乾燥;「風選」,用風把細末、粗片、雜物吹離。
34.初次乾燥製成的茶,茶性未能穩定,必須經過一段時間(如十天左右)的存放,並利用這段時間從事「精製」,讓茶葉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即所謂的回潮),隨後再次覆火,茶性才會穩定下來,所以說精製不只是美容而已。
35.茶已製成,但為使其多樣化,可以從事些「加工」。先說「薰花」:如果您想讓製成的茶多一份其他的香氣,如茉莉花香,那就採些新鮮的茉莉花與製成的茶拌在一起,茶很會吸收別的氣味,經過八小時左右,就會吸足花的香,而成茉莉花茶,但同時也受了潮,所以要再覆火一次。薰花只是將花與茶拌在一起,無需加溫。
36.薰製過的花要不要拿掉呢?這要看這時的花箔還有沒有滋味上的效用,有,留著與茶一起沖泡,沒有,可以挑出丟掉。一般茉莉花都挑掉,留一些是作為點綴用,桂花則不篩掉,留著與茶一起沖泡更有味道。
37.只要喜歡的花都可以拿來製成花茶,但要注意選配的花與茶是否「門當戶對」。茉莉較年輕活潑,所以通常都與輕揉捻的「清茶」相配;桂花較具成熟美,所以常與中揉捻的「凍頂」、重揉捻的「鐵觀音」相許。
38.製成的茶如果想讓它有股「火香」,那就拿來從事「烘焙」,這是加工的第二種類型,就像烤麵包一樣地用「高溫」來烘烤,焙得愈重,我們就說它愈「熟」,否則就說它「生」。所謂焙得重,是指焙的時間長或溫度高,或兩者兼具。
39.怎麼知道茶的「焙火」是「熟」還是「生」呢?這可以從茶乾與茶湯顏色的「亮度」得知。焙火愈重,顏色愈暗,焙火愈輕,顏色愈亮。我們前面也曾說過:發酵愈重,顏色愈紅,現在說的是「焙火」,焙火愈重,顏色愈深。所以看一杯茶的紅綠程度可以知其發酵,看一杯茶的明暗程度可以知其焙火。
40.焙火重的茶,喝來感覺比較溫暖;焙火輕的茶,喝來感覺比較生冷,所以如果您覺得自己的身體最近比較「寒」,那就喝比較「熟」的茶;如果覺得比較「燥」,就喝比較「生」的茶。


----
 名利可淡薄
 姻缘可随缘
 健康最珍贵
 风水轮流转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