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黔山漫话>>【黔言碎语】>>〖聆听斯人〗>>〖近期精华〗>>再忆华山

主题:再忆华山
发信人: ckezy(大无)
整理人: ybjing(2004-01-13 21:13:26), 站内信件
写在前头:
事隔一年,再续写华山游记实在有些牵强,就象YIN说的,很多细节都已经记不住了。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很想把这半篇游记补上。就当是为自己日后备份一段记忆。
YIN的前半篇:《梦回长安》之情系华山 


华山北峰
  苍龙岭
百尺峡华山石阶

正文:
    过了金锁关,气温骤然下降,果真象入了第二重天。适才吃面时天空里扬起了如絮样雪花,令我和YIN大为振奋,欣喜地想象着山上厚雪压枝的皑皑世界。
    不料这场雪(估且也算一场吧)也如烟花绽放一般短暂。等我们整装待发时,雪就止了。
    金锁关是通往各峰的分水岭,我们就着地图研究了半天,不知道该往哪个峰行。 正欲开口问路人,几个学生模样的男生从我们身边擦身而过。一个长得比较壮实,肤色偏黑的男生(后来知道他的名字就叫黑子)经过我们时,停下来问我们,你们是湖南的?
    我和YIN忍不住好奇地反问,你听谁的口音象湖南人了?黑子毫不犹豫拿手指我,我和YIN相视大笑,若说是YIN,她好歹也算半个湖南人,可我与湖南半点边也沾不上,纯属瞎扯。
    不过旅途中的朋友结识就是这么简单。当听我们说要在山上找住宿的地方,他们就邀请我们跟他们同行。事实上,我们也多亏了这几位男生的一路照应,才安全而无忧地走完了华山最后的旅程。
    在这儿我略略提一下同行的这四位同伴,是西安电子科大的硕士毕业生,年纪与我们相仿。叫黑子的年最长,四人中的大哥地位,其次是叫飞翔的“蟀锅”,(这位蟀锅一路上颇为仰慕我们的美女,一路上目光未流离过美女的说),另两个年岁较小,一个腼腆一个老实,一个叫小柯,一个忘了:P
    他们是想在毕业各自纷飞前再作一次华山游,留作记念。比起我们来说,他们对华山相当熟识了,该怎么安排山上的线路及在哪住宿等都不用我们操心了。乐得轻闲。
    金锁关向左上东峰,曲指一算,从玉泉院上来已经艰苦跋涉五六个小时了,现在又添了一件厚实的棉军大衣[份量没有十来斤也有七八斤:(),真是举步维艰。幸好有黑子在旁边打气,上了东峰就有住宿。(可怜我们一路就是被这样的信念鼓舞着才能不断攀登上去的。)
    上金锁关不久,眼前就是一道天险,叫天梯,顾名思义,沿着这道梯,径直就去云端了。(我印象里应该叫云梯,查了资料很多人都叫成天梯,估且就叫天梯吧)
这道天梯,是上东峰的必经之路,也可能实在是难登,因此后人在天梯的旁边人工架了座坡度稍大的铁梯。
    YIN看看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便有点担心地看着我,希望不会是事实。当男生们和YIN都决定走铁梯上去时,我趁机把厚大衣脱下,和背上那份量不轻的登山包一并甩给蟀锅们,自己一身轻装上阵了。
    再细看这道云梯,几近垂直地挂在崖壁上,最徒处呈大于90度倒斜。人攀在上面如手一松,便是一场美仑美奂的自由落体运动。所幸的是高低落差不过几米。我倒吸一口气,双手伸进铁索圈拉稳,腾出一只手先向上攀升,抓牢后换另一只手上,两手抓稳后两脚分别再落稳。从后面看应该很象壁虎的造型吧。可惜当时大家都只有气力攀登,没有闲情拍照留影,因此一路下来倒是痛失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记忆。
    我小心翼翼地攀到壁顶,就是一平坦开阔地。旁边的铁梯也并非好走,我们到达的速度基本一致,这也许就是直线与斜线的距离决定速度了。
    过了天梯,继续向着目标中的东峰旅店进发,若说此时已经筋疲力尽的话,那么尚可以支撑。不至于到后来每走一步,都是一番意念与气力的较量。
    山上的积雪已渐渐由一些阴冷的角落延伸开来,及至山道两侧整片的坡上都是将融未融的积雪。石道上不少地方都结了冰,行走时大伙只能互相搀扶着,两眼死死盯着脚下的阶梯,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一点也分神不得。
    东峰,在我们殷切的期盼中渐渐走到了顶头。看着豁然开朗的天空,我们差一点幸福地想哭。当然,我们并非如此地脆弱,在一阵的激动之后,我们发现,东峰上等待我们的不是可以牺身的床铺,而是一间门外上了一把厚实锁眼的破木门。见到那门的一瞬间,我们几乎是一阵的窒息。天哪,,太悲惨的命运了。
    YIN一屁股瘫坐在地上顾不得脏(其实是因为身上全被那厚实的军大衣裹着,也脏不到自己的衣服哈)和淑女仪态,仰天就躺,我忍不住擎了相机一通乱拍。务必把美女这样的糗样如实记录在案:P只是可惜,因数码相机内存有限,后来不得不删掉很多类似的相片腾空间给华山的靓影。

待续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