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古典音乐>>个人文集>>piy>>再论schubert piano sonate op42第一乐章

主题:再论schubert piano sonate op42第一乐章
发信人: piy(ping)
整理人: sisi8597(2004-01-04 03:45:11), 站内信件
翻看了以前的文章,想再补充一些内容,也算是近日所想所练的收获 

主要是两个问题, 

    第一,在那篇文章中,我似乎过于强调第一乐章两个主题的对立性,我觉得这容易引起某种误解,人们也许会认为既然两者如此对立,那就应该用完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它们。 
我们必须知道,凡事都是辩证统一的。事物都是有关联的。没有无因之果。无论主题的立场多么不同,乐曲的命脉却是唯一。内在的脉搏,无论如何不能受到破坏。 
    巴赫有巴赫的命脉,肖邦有肖邦的命脉,schubert也有自己的命脉。op42的第一乐章也要自己的命脉。 
    于是乎,也许你可以发挥你的天才,变音色,甚至有一点适度的rubato。但是,节奏不能变,一点也不能变。如果这个乐章的两个主题被弹出了两种速度,那就是命脉混乱---尽管两者的情绪是对立的。对立吗?其实还是对立统一。 
    必须插一句,不然又会被误解,节奏不同于节拍,节奏不能变不意味这节拍也不变,节拍是节拍器们关心的事情,而节奏---乐曲的内在命脉-----却是音乐家们关心的事情。 
也许我们可以想一下某些一流的交响乐团是如何演绎schubert的,想想他们是怎么处理对立的主题的,---是通过节奏的改变吗?? 
    想想富特文革勒的schubert sym no9,节奏是如何完美的表现的。一切都是严谨的,含蓄的,又是自由的,洒脱的,再强调一次,对立统一 


   第二,其实还是一个误解,或者是观念上的问题 
   在人们的观念中,schubert生性腼腆,不像beethoven那么唯物主义,他是通幽的曲径,遇山不是山,遇路疑无路,云深不知处-------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 

   但人们必须意识到,这个风雅的维也纳人决不是浑身静穆,他有牢骚,他有对现实的不满(当然,这种牢骚和不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不明显)-----op42就是明显的例子,这个作品写于1825年。话又说回来,因为schubert个性的原因,他的这种牢骚和不满往往是隐藏的,一句话-------他不敢表现出贝多分式的金刚怒目,也无意于揭竿而起。“要有大炮,但是要隐藏好”,此言得之。事实上,如果回到现实生活中,真的遇到生死抉择的关头,他决不是一个义无反顾的勇士,他很可能一事无成-----尽管他胸中有火山。 

   所以,不要怕在shubert的作品中大力奏出饱满的和弦,不要怕fff的强度,这些都是必要的---在需要的时候。 
   还是回忆一下一流的交响乐团是如何演奏他的第九交响乐的-----某些美国乐团----某些和弦,难道不是力拔千钧??---在最需要的时候 

   基本就是这些问题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