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yons()
整理人: zhycloud(2003-04-14 13:12:29), 站内信件
|
作者 LINMU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即电子公告栏(板)系统. 应该说,BBS是互联网的元老.虽然随着WWW的迅疾发展,BBS在信息的传递重要 性和普及性方面已经不及WWW,但就其交互性和实用性以及信息的交流数量等方面 而言,它仍然是互联网上文字信息的主要传输手段. 从BBS的发展来看,最初的BBS是直接拨号的单线联系方式.有些著名的软件, 如TELEX,蓝波快信等,就属于这种基于DOS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这种BBS的特点就 是一条线一次联系一个用户,其他网友只有等待他下网,才能登录进入.严格的讲, 这还不是完整的网络,最多是通过管理员或者利用软件的"打包"功能(离线阅读和 写回信,然后再登录发信))取得与其他网友的联系,有点像"地下工作者"之间的单 线联系,通过"组织"(BBS建立者,即站长和管理员)构成系统那样,网友之间的直接 联系受到严格的"组织纪律"约束,个人得"绝对服从组织".:)个人的活动空间受到 了极大的限制. 前几天在武汉劲捷的新闻组上看到一个网友写道: "**站长您好: 我现在向您申请在全国信区写信的权力,我已是80级. 飙信在100封以上,没有做过任何违反站规的事,请予以批准!", 并且自己打趣道: ".. 怎么象是在写入党申请书似的... :DD ":) 就属于这种BBS转来的信件,反映了此类BBS的局限性.坦率地说,建立BBS的管理者 们大多是走在计算机领域前列的先知先觉者,没有相当高的文化素质和对新技术 的敏感性,岂能做到?中国软件名牌WPS的作者裘伯君先生就曾经有两年热衷于这 种BBS的建立和管理,在北京和珠海建立了颇有名气的BBS站.最近在与联想集团老 总的谈话中则说,"如果这两年我们把精力放在INTERNET上,恐怕已经是一个著名 站点了".没有人会怀疑,以裘先生的才干,能力和号召力,达到或者超过YAHOO的水 平,两年时间是绰绰有余.这个敢与微软叫板,能和比尔.盖茨比高低的年轻人此时 显得颇有"悔意",说明了这种曾经在网络发展初期流行一时,众多网虫竞相追逐的 上网联系方式已经接近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 拔剑四顾 气凛然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10.75.47.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