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tgboy(小鱼儿)
整理人: southernchen(2003-04-22 13:14:39), 站内信件
|
潮州文化的开拓者
——潮州市近、现代文化名人简述之六
作者:东人
九十年代,在饶宗颐先生的倡导下,先后在汕头、香港举行潮州学国际研讨会,奠定了潮文化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地位。
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潮州学不仅有其深遽的内涵,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影响。在潮州市近、现代的文化史上,曾有不少人为开拓这一宝藏而作出贡献。
翁辉东,字子光,别号止观居士,潮安县金石镇人。长期从事教育,曾在韩师、金中等学校任教。辛亥革命前后曾秘密参加“同盟会”,任粤东革命军司令部参议等职。为人耿介,重气节,因而离开政坛,致力于地方文化的研究和著述。抗日胜利后参加《潮州志》的编纂工作,任潮安县文献馆主任。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广东省文史馆研究员。
翁辉东一生著述甚丰,尤多为潮州文献及潮州语言的研究。编著有《潮州乡土地理教科书》、《潮州乡土历史教科书》、《潮州风俗志》、《海阳县乡土志》、《潮州方言》、《潮州文概》等,其《茶经》至今仍成为研究潮州工夫茶的经典论著。
丘玉麟,潮安县意溪镇人,昔年在北京读书时曾积极投身于宣传“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追随周作人,热衷于民俗文化的研究。20年代末编辑出版《潮汕民间歌谣集》(周作人作序),与林培庐合编《潮汕民间故事集》。其中《姑嫂鸟》、《鸟豆鸟》、《夏雨来》的故事曾在民间广泛流传,是潮州早期出版的民间文学专集。
丘玉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在金中任教,工作之余,致力于潮州民间文艺的创作和研究。1957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他选注的《潮汕歌谣集》,共收入各类歌谣242首。除地方民间文学外,丘玉麟还曾于三、四十年代翻译《印度情歌》和出版《香艳集》。
薛汕是全国著名的民俗文学家,原名黄谷农,潮州市区人,曾就读于城南小学、金山中学和北京的中国大学,毕业后从事报刊编辑,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首都图书馆长;改革开放以后成立东方文化馆,担任馆长。
薛汕已出版30部著作,长期关心家乡文化,尤其是对潮州歌册研究,其东方文化馆收藏歌册一百多部,曾亲自校译《吴忠恕》、《宋帝》二部送上海《古代曲艺精品选》向全国介绍;又点校潮州历史题材小说《三春梦》(反映刘进忠反清)重新出版;还支持我市盲人作者李奇伟的长篇小说《凤城奇缘》出版。他曾多次回乡参加有关地方文化的学术会议,对于发展潮州文化提出有益的建议。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我市曾先后编印《潮州街道掌故》、《潮州三山史迹》、《潮州牌坊纪略(附〈潮州巷里叙旧〉)》三本专著,皆出自黄梅岑之手。
黄梅岑系市区知名金石收藏家黄笠芗的公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解放后曾在政治运动中蒙冤。“文革”后拨乱反正,他把自己的余生精力投入收集整理地方文史资料,曾在各报刊发表50多万字的材料。晚年以虚弱多病的身驱,用数年时间编了上述三本书直至去世,在病危时仍念念不忘最后一书的出版。他的三本书,是研究旧古城风貌及历史轨迹的重要资料。(上、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