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erk(如空)
整理人: yerk(2003-04-06 14:38:53), 站内信件
|
撩起儿时的记忆
电视台直播伊拉克战争的现场和有关平民的状况,是最震憾人们的一次,因为,这种不加修饰的战争景况,让世界亿万人民来目睹这也开了新闻报道的先河了,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和反思。
昨天在电视新闻中,我们看到有许多伊拉克儿童在空袭警报拉响后,进入地下掩体的情景,这勾起了我对儿时深挖洞的回忆。那是中苏交恶的时候,珍宝岛局势让我们这个国家处在一个非常时期,防空演习经常搞,而当时只要拉响防空警报,父母就会拿箩筐把孩子们放到地窖中,我记得那时记忆中,楼房的窗子都用了布条或纸条贴成米字形,以免被炸弹击中或震动碎了击伤人。当时,每家每户还有一些宣传的小册子,告诉大家如何防犯原子弹的袭击,如何保护自已的知识,当时,那种小册子成了我幼时除主席语录外的唯一的读物了。
想想当时和现在的伊拉克的巴格达也没什么两样,而那时我们的生活水平肯定不如现在的巴格达的平民,电力不足,食品也没那么丰富,全是凭票供应,没有外部信息,只能平淡在按部就班生活。但那时与现在的区别在于,我们那是防而非发生,而现在的巴格达的孩子们面临的是军队的入侵,不管是如何开展,用轰炸的手段来对城市进行攻击,在道义上已经变得无法令人可以接受了。孩子们的表情可能不会显出其内心深处对这场战争的心灵烙印,但是在几十年后,如果他或者她还活着的话,他(她)一定会记得在自已小时候的战争中,自已躲在地下掩体里的日子,在这种记忆深刻的情绪下,他们可能会对生活产生另外的一种理解,而这种理解可能更能产生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几天来我们感受着战争,感受着先进的军事与平民百姓的苦难,在战争为着正义、或者道义、或者利益中取得成果的时候,战乱中的儿童们的心灵却不会考虑这些,他们只能记起本来天真快乐的时光被轰轰的炮声和冲天的大火和浓烟所替代,这种替代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同样也可能改变世界一批人的信仰!
20030324
---- 品头论足请到广社【评论空间】
关注社会请到北社【社会热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