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utecat(猫猫)
整理人: erinfang(2003-03-25 11:27:15), 站内信件
|
要預防骨質疏鬆症,人人都知要由補鈣做起。不過,單是吃一些含豐富鈣質的食物,就可以與骨質疏鬆劃清界線嗎?當然不止。原因是鈣的吸收與體格及生活習慣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要是身體過瘦、體重低於標準都會影響鈣的吸收,令到患骨質疏鬆症的機會增加。若你是瘦身一族的話,就更要加緊做足防範的工夫了。
資料提供:瑪麗醫院香港大學骨質疏鬆中心
近年流行瘦身,身材苗條穿衣特別好看,但若體重減至低於正常水平的話,就一點也不健康了。最近一項研究便顯示,體重過輕人士的其骨質密度都會較正常人為低,故此患上骨質疏鬆症的機會也較常人高出達至一倍之多。故此凡是體形細小,及正進行節食的女士就要加倍留意,要知道自己是否「體重過輕」,可以將自己的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數,若所得的結果低於18.5的話,就屬體重過輕了。瑪麗醫院香港大學骨質疏鬆中心主任龔慧慈授表示:「這是由於體重過輕時連營養吸收的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從而減低鈣質的吸收,令骨質的新陳代謝不正常。為骨骼健康起見,這類人士必須先將體重回升至標準水平,再加倍多吃鈣質豐富的食物,或再額外攝取鈣片才可,否則只補鈣是沒用的。」
三大高危因素
增加體重是纖瘦人士增強吸收鈣質的第一步,不過,一些高危因素亦會影響骨質的代謝,而導致骨質疏鬆症出現。龔授就指出,缺乏運動、遲開經或經期出現問題,及母親患有骨質疏鬆症都同樣有危機。「骨質的新陳代謝是很需要肌肉活動來刺激的,平日每星期必須有適量的運動。另外,對於經期紊亂,如常會延遲一、兩個月,或幾個月才一次的話,身體內的女性賀爾蒙會出現不平衡,影響骨質密度,故必須先把經期調理好。最後,若母親同樣患有骨質疏鬆症的,也會增加患此症的機會,最好找醫生檢驗。」
年紀大吸收同樣好
其實,一般女性在三十歲時骨質密度會到達高峰期,而四十歲後骨質密度便會隨年齡增長而漸流失,因此大家應在年輕時盡量吸收鈣質。不過,若之前沒有好好攝取,現在加倍攝取亦可補救。龔授解釋:「因中國人與西方人的體質及飲食習慣的差異,中國人年紀愈大,只要腸臟仍屬健康,腸臟對鈣的吸收能力應該不會減退,只是大家平常少吃鈣質豐富的食物,即使身體把食物中的鈣質百分之百吸收,分量都不多,因此加倍進食鈣質豐富的食物才為上策。」
食物影響吸收量
所謂多吃鈣質豐富的食物,也要吃得有法。除了要選擇含高鈣的食物以外,亦須注意一些會增加或減少鈣質吸收量的食物。
1. 牛奶、芝士、酸乳酪等奶製品是鈣質的主要來源;豆腐及豆類製品、硬殼果類及連骨的魚類亦含豐富鈣質。而蔬菜類便以十字花科類如芥蘭、白菜、西蘭花的鈣質至為豐富。
2. 過量蛋白質會增加鈣質的流失。因此每天吃四至六的肉、魚、家禽、豆腐或豆類製品便為適量。
3. 過高鹽分亦會增加鈣質的流失。應少吃加工食品,如醃製菜、肉、燒臘及罐頭食品等,調味亦要少用雞粉及味精。
4. 藉曬太陽吸取維他命D可幫助鈣質吸收,亦可適量選吃維他命D豐富的食物,如肝臟、蛋黃、罐頭魚如三文魚及沙甸魚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