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 经济论坛>>政策时局板块>>国家政策>>举国关注的深圳行政三分改革未能触及关键 

主题:举国关注的深圳行政三分改革未能触及关键 
发信人: ipvipp(夏雨)
整理人: kknd_kknd(2003-03-11 16:23:58), 站内信件
开放改革以来政治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很多,严重地拖了社会向前发展的后腿,政治体制改革是目前的迫切需要,今天深圳这行政三分是政府在职能设置上,将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对分离,希望其互相制约又协调运转,提高效率,杜绝腐败以适应目前,其效果如何巳可预料。
首先是政府机构的冗员问题,行政三分之后,政府多了个监督机构,这是纯增加的人力,配备多少人才好发挥作用呢?没列出来,可能跟党内的纪检相似吧,执行部门如果提高了工作效率,会比原来减少了人手,至于决策部门也是个新部门,人员也难确定数量,工作似乎开始时量大繁重,走上正轨之后则赋闲,总的来说人员比原来难说是多了还是少了,臃肿与否不宜多论,因人数不是关键问题,关键是每个部门面对社会时,能否履行它的职责,不致官僚主义和腐败了而大大地失效,这才是危害社会的要害之处,人员多些,化多点经费远在其次,如果政府部门清廉而积极,办公经费也不致乱化和侵吞。
行政三分中的监督机构行政监督政府部门,则与党的纪检组织类似,党的纪检组织的效能已众所周知,是腐败越反而发生却越多,这亦跟纪检处理揭发的案子,以行政代法来处理案子这一弊端有关,有什么东西能保证这监督机构不重蹈覆辙呢?说监督机构较独立,就算象检察院吧,也是属于政府,而关系则紧密得多,大政府内关起门来就是一家人了,两者无根本的利益冲突关系,有的只是向上头局长市长负责,说负这个责却不见有什么非负不可,这个容后再说。执行政策、任务之类从来都是弹性很大的,大可以“按实际情况”行事,而效果程度的标准也难以确定,同样存在双方和衷共济牟利的条件,行政设置改革不是消除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的主要手段。
据报道这个行政三分的协调和制约的关系,是由专家组织、咨询、中介机构及参加听证的市民的集合体参与决策部门制定了政策,执行部门按合同执行,监督机构实行监督,各级领导分管乃至市长统管。这将一些隶属关系提升到局和市级,以后部门间协调上的工作量必大增,制度化程度高了,僵化程度也高了,但相信总体是会好些。至于提到参加决策的问题,决策是十分重大的事情,决策的过程就是社会利益的分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行专家咨询论证以往已有,现在则强调制度化,社会中介、咨询机构的参与,使一些工作专职化,是一点进步,但专家、中介和咨询机构从中乘机谋私自然会有,必须受社会的监督。参加听政的市民是怎样生产的呢?前者叫决策的科学化,后者叫民主化,参加叫证的市民肩负重任了,然而,以往参加叫证的市民都是领导指定的,十分的听话和投机,今后怎样呢?恐怕不同的是更有名气和地位(就如全国人大代表),因利益不会随便送人的,当然政府同样还可以允耳不闻地去证了的。
上述的改革都未触及政治改革的关键地方,只是对政府架构作重新设定,是内部权力机构进行业务重组,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增加舞弊的难度,未触及政府自身整体要受外部制约的问题,政府的权力无制衡的情况将没有什么变化,因此从实质上来说,还称不上是政治体制改革。政府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的原因其实出在政府自己管自己,这极不合理,人民交付金钱和权力给政府管理这个社会,政府是服务员,人民是顾客,顾客不断体验、监督和纠正服务员的服务,其服务的质量由顾客说了算,而不是由服务员自我认定,就如常说的政府不能陷入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怪圈。政府的运作要受到人民的监督和评定,这个监督绝不是靠全国各级的人大代表(即使是舆论自由下民主选举的代表),人大代表的作用只是传声筒、议政者和程序的执行者,令政府按照人民的意愿来运作,监督靠的是人民群众办的媒体(如民营的书刊杂志广播电视之类),这个独立的数量巨大遍及全国的媒体,其声音形成人民的公议,才真正是人民的意愿,只有独立自由的媒体才可以真实地测验、统计和反映人民的意愿,才具有缘于利益关系的自觉性,才具备这个资格,才有足够监督评定的广度和力度,去实现对各级政府的权力形成制衡,这是最关键的地方。具体来说就是以舆论制约和鞭策政府,包括了对决策部门、执行部门、监督机构的公务员,以及局长、市长、省长以上所有级别的公务员,迫使他们依法按规定办事,积极有效率地办事,只有人民的媒体作用,才有能力全面细致地、及时和准确地反映世界社会的现实,实现对社会的所有组织、团体,包括政党、人大和政府的监督而制衡,使政府廉洁高效地运作,做出人民认同的政绩。
现实上有些人总想找别的东西来代替人民的舆论和监督,掩盖人的自私本性,粉饰社会组织集团的利己倾向,可知甚至政府也不例外是倾向利己的?这其实是人之常情,已经是常识了,任何组织和团体因此都不能代表社会整体的意见,因这样至少有以偏概全的不合理因素,且不提政治上的例子,生活上有的现象就一样。以前我有次旅游,导游小姐途中鼓起如簧之舌,吹嘘有几个景点如何好玩,不去枉此一行,还特意挑逗小孩子,由于每人要额外交百几块钱,又压缩了原有景点的游玩时间,大家都不愿意,一时以碍着小姐的热情而谁也不愿出头反对而沉默着,但那两个小孩高兴地大叫参加,于是导游小姐立即欢呼雀跃:好啦!大家同意就此定了,不由分说随即宣布计划和收钱,民意也就这样被强奸了。
人民的媒体实现社会的舆论自由,舆论自由形成人民的意愿表达,能够使政府受制于人民,从而形成权力的制衡,消除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如果社会的政治改革不作出允许民营媒体这个根本性的改革,情况自然不会有多大的改观,虽然这个改革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的必由之路,拖一百年也要实行的。舆论自由这个权利,是进步社会中最重要的权利,即使有什么立法、行政和司法独立的三权,也决少不了舆论自由这故且称为第四的权,幸而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这一点了,没有舆论自由权,其它什么权都形同虚设。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