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电脑技术>>● MAC>>苹果心情>>苹果:象雾象雨又象风

主题:苹果:象雾象雨又象风
发信人: mac_user(废人一件)
整理人: jeckal(2003-03-14 10:51:53), 站内信件
http://publish.it168.com/news/wenzhang.asp?cDocid=20030228005101&cPositionCode=41

苹果:象雾象雨又象风 
曹增光    2003-02-28      
 
 
    苹果在IT业界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甚至超越英特尔及微软等巨头的影响力,在多次全球品牌及形象“大赛”中名列前茅,或许是因为苹果的历史过于神秘,人们熟知苹果但却被其错综复杂的产品、业务等弄的一头雾水。

   在人们耳濡目染的印象和相互传递中,苹果品牌的印记得到了进一步的神化,往往是对苹果机整体概念认知度极高,但涉及到苹果公司的具体东西就知者甚少,直到现在,苹果仍没有发现之所以发生品牌形象与产品认知上的巨大错位落差的原因。为什么微软、英特尔能在品牌形象及营收上做到双赢,而苹果只能忍受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在外行人眼中,苹果代表着价格昂贵的奢侈品,而在内行人眼中,苹果在业务线上更象一只摇摆的风筝,象雾象雨又象风。

苹果青睐荣誉勋章

   苹果是一个从开始就被赋予特殊使命的公司,与其他公司为了赚钱的目的相悖,苹果不是为了创造最大的利润,而是为了获得全世界的尊重,因为,在其企业文化中追求完美、创新的快感远远超越了金钱的铜臭味道。而这“得益”于苹果几次易位而重返领导人角色的乔布斯的谆谆教导。

   因而,苹果从来不缺乏奖品与鲜花,更从不囿于IT业的小圈子里面,苹果乐于在世人面前炫耀自己产品的独特与不同凡响。以致于在一些迪斯尼和奥斯卡影片中都经常看到苹果电脑、IBOOK笔记本的身影,虽然很少有人能一眼识破苹果的真面目,但苹果以此为荣。
 
   《指环王》作为美国影片票房收入最高的得主,你肯定会为其超酷的场面赞叹不已、流连忘返,然而这些眩目的画面如何实现的呢?苹果电脑是幕后的英雄。在图片的特效加工上,苹果功不可没。苹果总是让人觉得它的不务正业,甚至苹果在非IT行业的频频亮相,让人们感觉到此苹果还是彼苹果吗。

   如果你这么认为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苹果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它喜欢穿着酷酷的外衣来哗众取宠,即使只有一小部分人为其喝彩,但对于苹果这足够了。一呼天下应,苹果的影响力是惊人的,人们搞不懂为什么人们会听说有苹果迷,但不会听说有微软迷。就象60年代那些热衷于"自由表达运动"的柏克莱的学生们一样。

   2003年1月7日,全球Mac迷们翘首企盼的Macworld在美国加州开幕了,Steve Jobs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演讲赢得满堂彩。其实,单是看到他带来的让人感觉酷毙了的产品,Mac迷们就已经激动起来了。新发布的两款PowerBook笔记本分别配有17和12英寸显示器,而多数人的桌面电脑还没有17英寸平板显示器。

   就在乔布斯炫耀苹果的前卫性和特例独行的创新性时,理智的媒体开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全球IT业不景气的环境中,苹果“Think diffrent”寻求不同的策略还能“酷”多久。就如同,你可以组织一个超眩的大会,但没有盈利基础,整天坐吃山空,目标群体锁定在狭小的“苹果迷”一族,这样的市场收益还能支撑苹果多久。

   苹果硬件软件一勺烩

   对于不深喑苹果公司产品的人来说,经常把苹果机和微软、英特尔创造出来的计算机混淆,甚至给其戴上PC的帽子,只不过在价格上很多人更习惯于将其描述的高不可攀,是高贵的人使用的“宠物”,因此,给人以“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感觉。

   其实,苹果机是同PC完全不同的计算机,除了在外观面貌上长的同PC有三分相似外,包括硬件、操作系统、CPU等核心部件都是与PC严格划分界线,在系统界面、运行的应用软件更是有天壤之别,在全球IT行业中,能作到硬件软件一勺烩,苹果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苹果机就象独行侠一样,当标准化和通用化成为全球IT业发展的大趋势时,苹果却采取了闭关锁国的策略,拒绝与PC进行兼容、沟通,因此,苹果机虽然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但与PC互联互通问题成为苹果领导计算机行业的羁绊,直到现在,苹果在兼容PC上面仍然保持着暧昧关系,显然,这是和苹果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

   苹果在硬件技术标准上创造了太多的第一,但遗憾的是苹果却没有好好把握好领先的时机,无论是Ethernet、USB还是FireWire(火线),苹果无疑都是第一个尝试者,在技术创新上苹果绝对是潮头浪尖的引领者,但从麦金塔操作系统到POWERPC的处理器、办公软件、播放软件、浏览器无所不能的全才策略,在苹果建立的“世外桃源”的孤岛中,苹果并没有意识到技术领先者的利润应得,反而,将利润拱手转交给了PC构架的厂商。

   苹果第一个构建了无线网络(AirPort),第一个提供了可运作并容易使用的蓝牙技术,全新靓丽的Imac将分散的各种品牌的数字产品整合成完整的数码生活,并提供了Iphto、Itunes、imovie、idvd等软件编辑制作数码产品、烧制DVD影碟,苹果在硬件和软件双管齐下变成了“四不象”。

   人们甚至不知道苹果到底在做什么,从全副武装的完全背离PC架构的Imac、Ibook到与众不同的Ipod(类似于掌上电脑),再到进军教育服务器市场,苹果试图依靠自身力量来完成产业链中中所有环节。苹果有自己开发的操作系统、powerpc芯片及所有的应用软件。

   在2003年Macworld上,乔布斯声称苹果的网络浏览器Safari的速度比微软的IE还要快。最新版本的苹果软件,如iCal日历、PDA管理软件iSync、数字媒体中心套件iLife也同样具有很大的冲击力。更离奇的是苹果推出了新款滑雪衫Burton,它配有iPod专用口袋,衣袖上内置音量按钮。

   因此,有业内人士笑谈,在全球没有一家公司象苹果一样滑稽和大胆,没有比做滑雪衫更偏离核心业务了的,苹果就是这样一家公司,既做软件又做硬件,无所不包,而又看不出其产品侧重,象雾象雨又象风。

   苹果戴着镣铐跳舞

   如许多评论家所说的那样,苹果究竟还有多大空间继续酷下去,毕竟IT业是一个残酷竞争的世界,而不是一个自娱自乐游戏,2003年的财季报告显示,苹果电脑第一季净亏损800万美元,合每股亏损0.02美元。据IDC公司的资料显示,苹果公司的市场份额目前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仅有可怜的3.5%。

   显然,苹果早也开始意识到危机的存在,2002年苹果的一些举措证明其在寻找新的机会,但不幸的是在乔布斯执政的情况下,苹果更象是戴着顽固不化的技术驱动的帽子突围,无法摆脱“think diffrent”的核心文化,既然一直想不同凡响,就不能做到通用化与标准化,也就不可能成为大众消费品。

   苹果在寻求突破时完全拘泥于固有的圈子里,在宣传推广和技术合作上都表现出畏首畏尾的态度,既想跟随主流市场潮流,又谋求做的特色独立,即使在苹果抛出上亿美金来为苹果拓展市场鸣锣开路时,人们还是保持观望态度,因为在他们眼中,苹果始终距离太远。

   就在数码设备兴起一波浪潮时,乔布斯宣布,苹果Imac绝对是最佳的数码核心中枢,如果把整个数码生活比喻成港口的话,数字产品就如同停泊在港口岸边的船只,概念是正确的,但苹果却没有因此而领导数码潮流。归咎原因,苹果是少数人的专利产品,在苹果系列产品没有得到普及和认知的情况下,推广整合概念的的数码生活理念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苹果并没有真正的看清问题的根本所在,为了摆脱困境,苹果错误的认为是渠道不畅通导致苹果机滞销,从2001年起,苹果在全美各地陆续开了十几家专卖店,全都选择在租金昂贵的繁华地段。专卖店看起来就像服装精品店,宽敞、明亮。苹果公司要求店内的服务人员只解答用户的“疑难杂症”,不做促销,也别想靠卖电脑挣佣金。苹果总是在行事上做到不同凡响,但这对提高苹果利润毫无成效。

   苹果依然是苹果,依然保持酷酷的风格,突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公司营收情况,苹果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多年,但苹果仍然没有被认知、了解,甚至当苹果机价格已经降低到同PC机不分伯仲的时候,人们还是错误的把苹果当作是高高在上的玩偶,这至少说明苹果努力的方向不正确的。

   苹果要想脱胎换骨,摆脱不利局面,势必要经过一场大刀阔斧的革命,要利润还是要形象,掌握在苹果手中。
 
 
◎版权所有。有意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通知本站编辑。 【责任编辑:liyue】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