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蝶恋花---人物评论】>>驳《关于鲁迅》

主题:驳《关于鲁迅》
发信人: gzyiyi(广州依依)
整理人: yerk(2003-03-01 10:45:43), 站内信件


    看完关于两篇《关于鲁迅》的转载文章,我只是有一种昨晚看完“MichaelJackson跟踪”的感觉。Michael热爱孩子,热爱儿童,以他自己亲口的话说:“我喜欢和孩子们相处,他们天真无邪,他们给了我许多创作的灵感,我给予他们爱,我忍受不了看到他们在艰难中独自承受。我真的很爱孩子们,如果有一天当我醒来,有人告诉我,所有的孩子都死了,我想我会跳楼,我完了,真的完了。”一个传媒记者,因为Michael和两个10多岁的男孩子通睡一房间的事情,强加着一种态度指向Michael,Michael是一个黑手伸向男孩子的强奸犯。我觉得很可笑,两个男孩谁在床上,Michael睡在地上,这个身价超10一元的巨富以自己的爱心去爱一个身患癌症的男孩子,让这个崇拜他热爱他的男孩得到了精神的满足和极大的支持,却成了一个被记者认为是极度担心的行为,无疑这种“极度担心”之意也就是说Michael是“强奸犯”。Michael说:“这个世界需要这样的爱,需要人们付出这样的爱,它是温馨的。我不管别人怎么说,也不能让别人来阻碍我这样生活下去。”在一个儿童处处防范性侵犯的国家,Michael的爱显得多么洁白。

    而我看完两篇《关于鲁迅》,只感觉作者与记载“MichaelJackson跟踪”一样,把一种可笑的结论强加于一个人的身上。



    一、“很难置信,在这样一个枕戈待战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百废俱兴经济腾飞的时代,鲁迅的眼里没有日本的武士刀在屠杀和正在准备大屠杀,鲁迅的眼里没有国民政府竭尽全力于内外交困中挽狂澜于既倒的努力!鲁迅的百万雄文中没有一个字眼的抗日言论!”

    依依:尽管柜子摆放着《鲁迅全集》,不过我没看完,如果一个人的文字里没有抗日就表明亲日,那可真是可笑至极,作者实属逻辑推理的弱智人士。请恕我直言,不然能怎么看完百万字的人,却不懂这么简单的推理呢。正如“MichaelJackson跟踪”一样,和两个男孩睡一间房,就是令人极度担心的行为,暗指“儿童强奸犯”。这种选择性的弱智人士是大有人在的,这类人,不但中国有,国外也有。



    二、“相反,我们看到的,是鲁迅说:中国就象一个铁的黑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的人都在昏睡,如果有人醒了,会更加痛苦,还不如睡死的好,除非有外面的人把这屋子打破!(大意) 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说中国人没有自救的能力,只有被日本人侵略占领杀害才能有生机”

    依依:外面的人是指被日本人侵略占领杀害?我大笑!狂笑!作者一天到晚只想到侵略的狂想症。当时的中国受到种种思想的冲击,青年需要自由,社会需要革命,这种外力才是那个阶段最令中国人,特别是有思想的知识从沉睡之中醒来的力量。中国接受的是一种新思想,需要发展,就需要突破原有的黑暗,思想的战争,多么艰难。作为青年人的导师,一个身患重病的思想者,他肩上的责任,难道是拿起枪支弹药去打仗?他不能,也不会,因为他是智者,他明白这重外力必然的到来,国人也必然会接受。早醒的人是痛苦的,而现在还沉在不知道何为外力的人是多么的可怜啊!

    

    三、“二是中国完了,没希望了,很消极,很压抑!看看阿Q,居然被学者认为人人都是阿Q,”

    依依:作者在鲁迅的文笔之下看到的结论是中国完了,没有希望了,很消极,很压抑。那我想请教一下,鲁迅在传播新思想、爱护青年学生的后半生中,他甚至不顾自己个人身体健康,日日奋笔疾书,就是一种消极,就是一种颓废?他对年轻人的期待、对将来新社会的期望,就是认为人人都是没有希望阿Q?    



    四、“我们今天的人很难想象,一个伟大的导师,在国家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却可以文章里不发一言,鲁迅如果不是无知,如果不是汉奸,最少,他是一个亲日的[堕落文人] ,是一个大汉奸的亲哥哥!”

    依依:可笑啊,这个推理说明什么问题?鲁迅的文笔倘若真的是对日入侵中国没做评论,就可以断定是亲日的[堕落文人]了?这下全社会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可以带上这个汉奸的黑帽子了。因为兄弟的政治立场不一,鲁迅也成为了“大汉奸的亲哥哥” ,这如何了?难道罪名也是诛九族的不成么?
    另一点,至于鲁迅是否反对日本亲列中国的态度,第一,是否有文字记载,应请教研究者才能得以佐证;第二,态度如何,才是真正的立场。而非文字记载。当时局势非常严峻,鲁迅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身份,在明处,为时时刻刻存在生命危险处,能否允许他明着写?他没有退缩,他多次被追捕,生命危险。我很想请问,写作的生命危险,是谁制造的,是谁害怕鲁迅的?  



    五、“值此国家民族燃眉之急,值此日本鬼子疯狂侵占上海之际,鲁迅却由日本人转移来保护去,有[叁闲] 的功夫,有[二心] 的准备,实在是爱国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罢?”

    依依:由日本人转移,我看应该看来是这个日本人很热爱中国人的举动。




    其它、至于鲁迅的经济来源,当时是很高的。但他始终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就像一名学生一样。他一直将自己的钱资助热爱学习、奋发向上的青年;投放进收集中国版画这一行动之中;投放进各种新思潮的刊物创办之中;就是没有投放到奢华的生活里去。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言不由衷的敬佩,还是批判?
      
    和他的所爱同居至一生,虽然没有婚约,然而这个爱情的本身,胜过世上多少婚姻?他在家庭生活中的记载,如何嬉笑,都是他们两人私底下的爱的表达,把做爱成为洗脚、洗澡、按摩也好,这种做爱前的暗语,难道不令人感到他是一个含蓄的么?一个对自己所爱的人,肌肤相亲,那是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的感受。外人何须指责?

    我没有太深的研究,但这篇文章的作者所言,我首先感觉是,他需要补习逻辑推理,再去理解事物,分析事物。如果没有逻辑的人,所有的历史资料,都只能成为一种自己想象之中的结论的素材。然而这种人实在太多,也实在很可笑。但可笑的是,却有很多人会因为一个男人与一个男童睡在一间房子里,他就成为强奸犯的结论而坚信不移,继而愤而责之。

    我所有的见解,目的不过是最后一句罢了。一个人说Michael是强奸犯,这不过是一个不懂逻辑的人在胡言乱语。而更多的人深信了Michael是强奸犯,我不得不想说一句,用一用自己脑想事物吧。








----
http://myface.163.com/myface?username=gzyiyi   
依依在桃花树下
等待她心爱的猫猫
一头撞过来 
--------
my qq:21035374 

欢迎到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网站浏览 :)
文天网                   

[关闭][返回]